寇
历史来源1、出自己姓,以官名为氏。
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2、出自姬姓,亦是以官名为氏。
古代春秋时,卫康叔为周司寇,支孙以官为姓,亦相传姓寇。
又春秋时卫灵公的儿子公子郢的子孙为卫国司寇,其后人以寇为氏。
3、出自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有寇姓:①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古口引氏,入中原后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②又辽东乌桓族有寇姓。
家族名人寇询:字子翼。
东汉上谷郡昌平县人。
出身豪强大族家庭。
王莽末年任上谷郡功曹,辅佐太守治理郡事,以才智出众、刚强果决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
光武帝(刘秀)时拜河内太守,随光武出征再到颖川,当地士绅向光武说:“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
后因以“借寇”为地方挽留官吏之典故。
寇泚:唐代中宗朝为长安尉。
张仁愿在朔方,奏用分判军事。
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赋诗祖饯诗一首。
寇准: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人。
为人刚直,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南侵,准任同平章事,力排众议,他力主抗,反对南迁,并促使宋真宗前往澶州(今河南省濮阳)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
天瘩初年复相,封莱国公。
又被丁谓等排挤降官。
后贬死雷州。
终年62岁。
仁宗时追赠中书令,溢忠憨。
迁徙分布(缺)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寇姓出自先秦时,各朝都设置了司寇这一官职,掌管治安、刑法、判案等。
司寇氏多为担任过司寇的人的后代。
司寇氏后来简称为寇氏。
寇姓的起源与司寇氏的起源是相同的,大部分寇氏是司寇简化而来的,而司寇氏源于周朝的官名。
主要的寇氏起源者是周朝司寇苏念生及司寇康叔。
另有寇氏是从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口引氏,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ji/1/39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