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严」源出,曹是为中国较为晚的姓氏之一; 避讳改姓。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严氏本为庄氏。

战国时楚王侣,谥号为「庄王」,其支庶子孙逐有庄氏。

东汉时,汉明帝为刘庄,为讳避皇帝的名讳,令庄氏改姓「严」氏(「庄」,「严」两字同义)。

西汉时的庄光后改为严光。

魏晋之际,有复姓本姓「庄」者,故有庄,严二氏之分。

家族名人 严嵩(1481~1568) 字惟中,号介溪,明江西分宜......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华」源出 ; 出自「子」姓。

以邑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期,宋戴公之子考父食邑于华邑(陜西华阴),其后有华氏。

家族名人 华胥 古代神话中伏羲的母亲。

华佗(?

~207) 字符化,东汉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

为当时名医,擅长外科手术,首用麻醉剂为病人开刀治疗,并创五禽戏之运动以助养生,后因忤曹操而遭杀害。

医界或以他为行神。

或作华陀、华坨。

华衡芳(1833~190......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金」源出; 一;为匈奴王后裔。

据《前秦录》及《广韵》所载,汉朝时匈奴休屠王太子磾事汉武帝,武帝把太子磾化妆成金色人祭天,并赐姓「金」。

二;南北朝时,北方羌族和朝鲜半岛的新罗国皆有「金」氏。

据《新唐书》记载;新罗国王姓「金」。

三;改姓,《吴越备史》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认为避国王「钱镠」之「镠」(「镠」与「刘」古因相通),改刘氏为金氏。

家族名人 金日磾(前134~前86) 字翁叔,......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谢」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于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氏。

二;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唐代谢偃的祖父孝政,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氏。

家族名人 谢安(320~385) 字安石,东晋阳夏人。

少有重名,征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

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邹」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

据《说文解字》所载,春秋初期有邾娄国,为鲁国的附庸小国,在山东邹县,战国时鲁穆公将「邾娄」改名为「邹」。

后被楚国所灭。

其后人以「邹」为氏。

二;出自子姓。

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宋愍公之后,正考父食采邑于邹邑,其后亦有「邹」氏。

家族名人 邹鲁氏 其女为帝喾之妃。

黄帝战败蚩尤,千其民于「邹鲁」之地。

邹衍(前305?~前240?) 战国时齐人。

长于思辩,......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喻」源出; 一;西汉时,苍梧太守谕猛,始改姓为「喻」。

东晋时有谕归,本为喻猛之后裔,改姓为「喻」。

此后史书无谕姓,晋改为「喻」。

二;赐姓,据《宋史.儒林传》所载,南宋时有愈,为梁愈药之后,皇帝赐姓为「喻」。

家族名人 喻猛 字骄孙,东汉人,和帝(89-104)时任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郡人颂之。

地望分布 湖北江夏郡,江西南昌郡。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水」源出; 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晚出的姓氏之一,据《姓氏五书》云;水是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

清代浙江鄞县多水氏。

或为水丘氏所改。

家族名人 共工氏 古代神话中人物,自称水德,相传为水姓之祖。

古代水官亦称共工。

地望分布 浙江吴兴郡,浙江临安郡。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苏」源出 ; 一﹕「苏」出自「己」姓。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后迁于温,称为苏忿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苏」氏。

家族名人 苏秦(前?

~前317) 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

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

早年......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葛」源出; 一﹕「葛」出自「嬴」姓。

以国名为氏,夏代,有诸侯方国「葛」国,在今河南长葛县,《孟子.腾文公》载;汤居毫,与葛伯为邻。

其后有葛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贺葛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葛」氏。

又传说葛氏为「古葛天氏之裔」,或云在伏羲之前。

家族名人 葛天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其治世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是......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奚」源出; 一﹕「奚」出自「任」姓。

据《姓源》载;夏朝奚仲任车正(掌管马车的官),原职于薛(山东滕县)后迁于邳(山东微山县),其后代以「奚」为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薄奚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葛」氏。

家族名人 奚容蒧 春秋时卫国人,志气英迈,为孔子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

地望分布 安徽焦国郡。

1112131415 共4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