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从前有一个姓石的富家子弟,他略懂一点文学,却要四处张扬,于是乡里人都很讨厌他,一天这个石秀才看见一只鸡死在墙后,又要卖弄起他的文学来了,脱口而出“细羽家禽砖后死”。
随后有一个人看不过去了就对他说:“我不会对对子但是我有一个对子,你看合不合你的对子,细对粗,羽对毛,家对野,禽对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
”石先生刚说出:“粗毛野兽石先生。
”就在大家的哄笑中逃走了。
免费
冯妇搏虎
张鳌山在江北做提学(官名,管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用“冯妇善搏虎(冯妇为男子,春秋时,能徒手打虎)”为题考学生。
徐州有一士人说:“冯妇,一妇人也,却能搏虎,不只搏也,而又善搏。
她是如何搏的呢?
先扼其吭,再斩其头,剥其皮,然后投于五味之中煮而食之,岂不美哉?
” 免费
贪 官
一日,县官、学官、营官三位的太太共席闲聊。
县官太太说:“我老爷称文林郎。
”学官太太说:“我老爷称修职郎。
”营官太太说:“我老爷称黄鼠狼。
”其县官和学官二太太问为何如此称谓时,营官太太得意忘形地笑说:“平日我常见老爷下乡私访回来拿着不少活鸡,庶民们管他叫黄鼠狼。
”
徐陵妙答
陈国(为隋以前周代诸侯国)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的官) 徐陵出访隋国。
隋文帝正在洛阳,赶忙选派朝官中机敏善辩者去接待。
当时初夏已热。
徐陵是陈地来的南方使者,隋官中有―人以此戏说徐陵道:“今天天气真热哪,大概是徐常侍带来的吧?” 徐陵笑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阳,使你们懂得了寒暑。
”从官无对。
徐陵这年已75岁,又一官问他:“徐常侍高龄多少?”想以此发挥作些文章。
徐巧妙答道:“......更多
儒生盗墓
某晚,两个儒生偷掘坟墓。
大儒生说:“东方要亮丁,怎么办?” 小儒生说:“还没有脱掉死人的衣服,他口里含着珠子哩。
” 大儒生说:“诗经老早就写道:‘青青的麦子呀,长在士坡上。
他活着的时候不施恩于人,死了为什么口里还含着珠子?’不用管死人,我们快些拉住他的鬃发,压住他的胡须,用铁器慢慢撬开他的两额,千万不要损坏口里的珠子啊!
”
“打你的儿子”
爷爷交给孙子二文钱,让他去买酱油和醋。
孙子去了一会儿又回来问:“哪个钱买酱 油?
哪个钱买醋?
”爷爷说:“一个钱买酱油,一个钱买醋,随便买,这个还用得着问?
” 孙子走后不一会儿,又回来问道:“哪个碗盛酱油?
哪个碗盛醋?
” 爷爷对孙子的痴呆很恼火,便揍了他两巴掌。
正在这时,孩子的父亲进门来,问出了什么事。
爷爷就把打孙子的原因讲了一遍。
孩子 的父亲听了,便摘掉帽子,揪住自己的头发乱打。
爷爷见了问道:“......更多
同归于尽
主人请先生教儿子读书,总责怪先生不善教。
先生说:“你想让我与令郎同归于尽 吗?
”主人不解其意。
先生说:“我的教法已经用尽了。
只除非要我钻进令郎肚子里,这样 我就闷死,令郎就胀死!
” 免费
假内行
两个医生在一起行路,迎面看见一个人提着鳗(mán)鱼和团鱼叫卖。
其中一位上前指 着鳗鱼对卖鱼人说:“把这条乌梢蛇卖给我吧。
”另一位立刻嘲笑说:“瞧你,竟连鳗鱼也 不认得!
”他卖弄似地指着团鱼说:“你还不如买了这只穿山甲呢!
”卖鱼人被两位假内行 的话逗乐了。
恍恍惚惚
陈师召是蒲田人,文章品行都很好,就是有一个头脑恍惚的毛玻 一天,陈师召从朝廷出来,对仆人说:“今日我要去访友。
”又说到某某人家去。
仆人 由于忙着套车,没有听见,以为要回家,赶着车就往家里走。
等下了车,陈师召还以为到了 朋友家里了呢。
他来到厅堂四下里看了一遍,说:“摆设得和我家里差不多。
”看了墙壁上 的画,觉得有些奇怪,自言自语道: “这是我家的东西,为何却挂在了这里?
” 一会儿,家童走了出来,陈师......更多
还半价
有个外地客人初次来苏州买货,有人告诉他说:“苏州人卖货讨价有一半谎,你可根据 他的讨价,还他半价就行了。
” 客人便信以为真。
这个客人来到一家绸缎店与店主讲价,凡是讨二两一匹的,只还一两;
讨一两五钱一匹 的,只还七钱五分。
店主很是气愤,对客人说:“若按你还的价说来,哪还用买?
小店干脆 白白送给你两匹绸缎算了!
” 客人连忙拱手道谢说:“不敢不敢,我只领一匹就行了。
” 他又还了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