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2 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
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 (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二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周总理的结论也作得好。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反”“五反”运动之后,党内有两种性质的错误。
一种是一般性的错误,如“五多”,大家都可能犯,什么时候都可能犯。
“五多”的错误也可以变成“五少”的错误。
另一种是原则性的错误,如资本主义倾向。
这是......更多
E34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抗美援朝,经过三年,取得了伟大胜利,现在已经告一个段落。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靠什么得来的呢?
刚才各位先生说,是由于领导的正确。
领导是一个因素,没有正确的领导,事情是做不好的。
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
E35 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六日——十八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对梁漱溟的批判的主要部分。
这次会议于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京委员列席了这次会议。
(一)梁漱溟先生是不是“有骨气的人”?
他在和平谈判中演了什么角色?
梁先生自称是“有骨气的人” , 香港的反动报纸也说梁先......更多
E37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
宪法草案的初稿,在北京五百多人的讨论中,在各省市各方面积极分子的讨论中,也就是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八千多人的广泛讨论中,可以看出是比较好的,是得到大家同意和拥护的。
今天很多人讲了话,也都是这样讲的。
为什么要组织这样广泛的讨......更多
E38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代表总数一千二百二十六人,报到的代表一千二百十一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报到的代表十五人,报到了因病因事今天临时缺席的代表七十人。
E39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六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和其他有关同志的一封信。
驳俞平伯的两篇文章付上,请一阅。
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
作者是两个青年团员。
他们起初写信给《文艺报》请问可不可以批评俞平伯,被置之不理。
他们不得已写信给他们的母校——山东大学的老师,获得了支持,并在该校刊物《......更多
E41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五年三月) 开幕词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们这次全国代表会议有三个议事日程第一,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关于这个计划的报告;
第二,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
第三,关于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总结了中华......更多
E42 驳“舆论一律”
驳“舆论一律” (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而写的一篇文章。
胡风所谓“舆论一律”,是指不许反革命分子发表反革命意见。
这是确实的,我们的制度就是不许一切反革命分子有言论自由,而只许人民内部有这种自由。
我们在人民内部,是允许舆论不一律的,这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和宣传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
一个社会,无论何时,......更多
E43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的序言和按语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的序言和按语 (一九五五年五月、六月) 序言 (一九五五年六月十五日) 为应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现在将《人民日报》在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三日至六月十日期间所发表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三批材料和《人民日报》一九五五年六月十日的社论编在一起,交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
在这本书中,我们仍然印了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更多
E44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报告。
一 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
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