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的“流血星期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复杂。
1904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连连败阵,更加暴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加剧了社会矛盾。
1905年1月中旬,彼得堡上百家工厂的工人相继罢工。
彼得堡的工人组织“彼得堡工厂工人大会”决定组织一次和平请愿活动。
21日他们向彼得堡当局提出了请愿活动的申请,并送交了请愿书副本,得到彼得堡当局的批准。
请愿书向皇上请求公道和保护,还提出了实行8小时工作制、停止战争等要求。
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是星期日,清晨,彼得堡大批罢工工人带着家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走上街头,汇集成队。
他们冒着风雪,举着请愿书、圣像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唱着东正教祷告歌,前往冬宫和平请愿。
各路请愿队伍共有十几万人。
沙皇政府预先在通向冬宫的一些路口、桥头和冬宫广场布置了大批军警。
许多支请愿队伍中的人们遭到军警的殴打、拦堵,未能抵达冬宫。
而进入冬宫广场的和平请愿队伍,还没来得及送交请愿书,就遭到列队于冬宫墙下的军警的枪击和砍杀。
到中午,请愿人群中被打死打伤的有四千六百多人,其中惨遭杀害的至少有1000人。
工人们对沙皇的最后一丝幻想在这一天彻底破灭了。
第二天,布尔什维克党发出《告人民书》,号召工人“武装起来!”许多地方爆发了抗议沙皇暴行的大罢工。
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三大”召开,制定了准备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路线方针。
此后,革命运动 在俄全国不断扩大和深入。
6月,黑海舰队“波将金”号装甲舰水兵起义;
10月,莫斯科——喀山铁路工人举行罢工,并发展为全国性政治总罢工;
12月,莫斯科工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把革命运动 推到了顶点。
但是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莫斯科起义最终失败了。
以“流血星期日”为序幕的俄国1905年革命,是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为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俄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列宁所说:“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就不可能有1917年10月革命的胜利”。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132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