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智利签署《和平友好联合声明》

1984年1月23日,阿根廷和智利两国外长在梵帝冈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重申两国政府和平解决比格尔海峡三个岛屿领土争端的决心。

比格尔海峡是南美洲南端邻近合恩角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自然水道,全长约120公里。

阿、智两国长期以来争议的焦点是该海峡东南部的皮克顿、努埃瓦、伦诺克斯三个岛屿领土的归属问题。

这三个岛屿的总面积只有345平方公里。

阿、智两国长期为此发生争执的主要原因是,比格尔海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具有丰富的海底资源。

一、比格尔海峡扼太平洋和大西洋航道的咽喉,有争议的三岛则位于水道在大西洋的出海口,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相望。

在巴拿马运河运输越来越不适应远洋货轮吨位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绕过合恩角的南美两洋航运日显重要,水道区的战略地位也随之突出。

二、海峡及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磷虾等海产资源。

三、争议地区是两国开发南极的重要前沿阵地。

阿、智两国都非常重视对南极海底资源的开发。

根据200海里海洋权的原则,两国在划分边界、确定岛屿归属时将包括岛屿周围大片海域的归属。

由于以上原因,控制比格尔海峡不仅对决定两国在南极洲的领土要求事关重大,而且可以进而提出东至大西洋西南200海里的领土要求。

而这无论对阿根廷还是智利的经济发展都将起重要作用。

比格尔海峡的领土争端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1855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贸易通航条约》时,只笼统承认双方脱离西班牙统治时各自的边界。

1881年签订边界条约和1893年签订附加议定书时,也未提及领土主权问题。

因此两国在该地区的边界纠纷不断发生。

1902年,阿、智两国签订《仲裁总条约》,委托英国仲裁争端,但仍未能解决问题。

1972年,两国政府同意将1881年阿、智边界协定提交国际仲裁法庭进行裁决。

1977年5月2日,英国宣布:由5名国际法庭成员组成的仲裁小组决定,将比格尔海峡东南的三个岛屿判归智利。

智利表示接受裁决,但阿根廷拒绝接受。

此后,两国矛盾加剧,各自陈兵边界,几乎爆发战争。

但是这种局势对两国都很不利,于是,1984年1月下旬,在罗马教皇的调解下,阿智两国外长在梵帝冈举行会谈,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

声明说,阿智两国人民“时刻萦绕在怀的”是友谊与和平。

两国下决心要为1978年使彼此处于战争边缘的比格尔海峡领土争端找到最终解决的办法。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133698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