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与白宫对簿公堂要求白宫政府提供政府制定能源政策过程内情

2002年2月22日,美国国会总审计署(GAO)正式向华盛顿地区法院提起讼诉,矛头直指副总统切尼,要求法官作出裁决,下令白宫政府向总审计署提供有关去年政府制定能源政策过程中的内情。

这一案件是总审计署80年历史上首次状告白宫,是自“水门事件”以来美国国会与白宫之间最严重的法庭对抗。

总审计署署长戴维·沃克称,“我们不得已而采取这一步骤”,“为了向国会和美国人民负责,总审计署别无选择”。

现在将这一案件提交法院,希望法院能够迅速作出决断。

总审计署提出的被告只有切尼一人,指控他作为副总统和全国能源政策小组主席,在去年制定能源政策期间有不当行为。

用沃克的话来概括,就是要以切尼为首的能源班子道出“会见何人,在何时、何地谈了何事”。

面对总审计署的讨伐,白宫方面一如既往地保持强硬态度。

白宫女发言人安娜·沃曼克说,这一案件涉及白宫“至关重要的宪法权利”,自从几周前总审计署威胁要告法庭,“我们就严阵以待,准备捍卫我们的原则”。

这一案件表面上看是总审计署与副总统切尼“过不去”,实际上是在野的民主党利用安然破产案引起的波澜向以布什总统为首的共和党发难。

2001年5月,布什政府推出的新能源政策明显照顾企业巨头的利益,早已引起了民主党人的不满。

两位民主党众议员于2001年4月率先要求总审计署介入调查,随后又有4个民主党人主政的委员会提出同样要求。

总审计署作为国会属下的一个非党派机构,不得不应议员要求采取行动。

2001年12月初,美国十大公司之一的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由于种种“黑幕交易”被频频曝出,在美国政坛引起了强烈的“安然震荡”。

安然政治捐款、与布什政府关系密切一度成为美国新闻紧追不舍的热门话题。

2002年1月底,总审计署正式决定将告向法庭,同时仍然希望布什政府作出让步,从而达成庭外和解。

可是,布什政府“软硬不吃”,继续以种种理由加以拒绝。

最后,总审计署只好走上法庭讨个说法。

据报道,2001年2月至5月期间,切尼及其领导的能源小组曾与150多家公司、商会、工会及环境组织的400名头面人物举行过会晤。

而作为美国第一大能源交易商的安然公司则是切尼最为重要的“座上宾”。

切尼办公室也承认,去年安然出事之前,切尼曾与安然的代表会晤过6次。

切尼之所以强硬,其理由是:总统与副总统享有听取顾问说出“实话”的“行政特权”,这一权利受宪法保护,总审计署无权过问。

白宫的一位官员甚至形象地描述道:“总统拿起电话,向远在阿富汗战场的某位将军打个长途。

如若按照总审计署的逻辑,这一电话岂不也可以调查?

”目前,控辩双方对自己的胜算都充满了信心。

为了打赢官司,双方都是动用了美国有名的大牌律师。

总审计署请出了华盛顿一家律师公司的卡特·菲利普斯向政府讨伐。

此人过去经手的案件中,有34件大案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

尤其前两年微软垄断案中,菲利普斯代表微软在法庭上大摆龙门,为微软打赢官司立下了奇功。

政府方面也是强将齐出,布什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司法部副总检察长奥尔森、负责民事司的助理部长斯蒂芬斯携手出马迎战。

在2000年布什与戈尔对垒的竞选官司中,奥尔森在最高法院有上佳表现,为布什赢得选票官司、入主白宫打通了最后的关节。

这一回,布什政府仍然希望奥尔森再打一个漂亮仗。

对于此次官司最后谁胜谁负,美国法律专家认为,控辩双方的胜算是50∶50,这起案子最后“几乎无疑会打到最高法院”,所耗时间怎么也要两三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布什政府来说,这起官司无论胜与负,都很难讨到便宜。

1.时机不利。

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众院全部议员、参院1/3的议员以及为数众多的州长职位换届选举。

安然破产案早已炒得沸沸扬扬。

这一案件一开庭,肯定又会引起新闻界的新一轮猛炒。

共和党的形象显然要受到损害;

2.影响深远。

安然破产案本来最近趋于冷却,而总审计署如今这一告,安然与布什政府的关系会再次受到关注。

2004年的总统大选也会在明年拉开序幕,“沃克诉切尼”这场官司正好全面展开,布什竞选连任将面临种种难题。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178563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