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诞辰

1733年3月13日,约瑟夫·普利斯特列出生在英国约克郡一个农庄里。

他的父亲除种地外还加工毛织品。

约瑟夫是家里最大的孩子。

他喜欢听父亲工作时唱的歌。

4岁时,约瑟夫已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他能记住父亲所唱的歌,还能毫不费力地背诵出冗长的祈祷词。

由于家庭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入不敷出,作为长子的约瑟夫被送给姑姑萨拉抚养。

姑姑家生活富裕,约瑟夫不必去干活,他能专心上学了。

姑姑下决心要把约瑟夫培养成一个神甫。

约瑟夫头脑聪明,而且十分勤奋。

除了语言学、神学外,他还阅读了大量哲学著作。

由于他学识渊博,刚刚20岁时,就已小有名气了。

从事神职工作的普利斯特列虽然生活清贫,却有充裕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

他发现自己的知识只局限于哲学、神学和语言学,于是开始研究天文学、物理学及其它科学。

最先使普利斯特列感兴趣的是电学。

在出版了两卷《电的历史》后,他感到自己化学知识的匮乏,转而从事化学研究。

他首先对空气产生了兴趣。

他不明白,为什么放在封闭容器里的小老鼠几天后就会死去。

他当时认为是供生物呼吸的纯洁的空气遭到了污染,在被污染的空气中,生物就会死去。

他用植物来作实验。

把一盆花放在罩子里,花盆旁放一支燃烧的蜡烛来“污染”空气。

蜡烛很快就熄灭了,然而几个小时过去,植物安然无恙。

第二天,竟然又长出一个花蕾。

难道植物能净化空气吗?

普利斯特列反复进行实验,以便确定究竟存在几种“空气”。

当时的科学家把一切气体都叫作空气,蜡烛燃烧、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称为“固定空气”。

普利斯特列证明二氧化碳能被水吸收,形成一种有酸味的溶液。

这就是普利斯特列的第一个化学成就——制成苏打水。

因为这项发明,他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最高奖——科普莱奖章。

普利斯特列还证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气”放出“活命空气”(氧气)。

他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者。

在以后的实验中,他还制成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氯化氢、二氧化硫、氟化氢、氟化硅、一氧化碳等气体。

最后,他把多年研究的成果写成了一部著作《论各种不同的空气》。

普利斯特列利用气体进行的许多实验都属人类首创,他为奠定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数据,大大推动了18世纪的自由思想和实验科学。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207576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