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诞辰
1618年的一天,在荷兰的希雷达城,许多人围在城门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原来城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道数学难题,向群众征询答案。
一个用法语讲话的年青军官,认真地看着、听着,似乎对这道题很感兴趣、却又不太完全了解。
他请求旁边的一位衣冠楚楚的人将这道用荷兰文写的难题译成拉丁文或法文。
谁知那人态度傲慢,表现很不耐烦。
他不相信这个青年军官能解这道难题。
出于礼貌,他还是口译了出来,只是言语间露出一点讥讽的意味。
不料,两天之后,那个军官竟把正确的答案送到他的面前,这使那人大吃一惊,对青年军官不禁刮目相看。
于是两人攀谈起来,十分投机。
一了解,才知这个青年军官名叫勒内·笛卡尔,而那为他翻译的人就是著名学者贝克曼。
笛卡尔是法国人,1596年3月31日出生在图阳郡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体弱多病,但学习很勤奋、又很聪明,喜欢沉思默想。
1616年,20岁的笛卡尔以最好的成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他决心出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去读世界这本大书”。
而当兵是当时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旅行方式,于是他入了伍。
遇上了贝克曼,遂成莫逆之交。
这位偶然交上的朋友,对笛卡尔影响很大。
用笛卡尔的话说:“他,把一个业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回到最正当、最美好的路上”。
他唤醒了笛卡尔对科学的兴趣。
1625年,笛卡尔结束游历,开始了自己科学研究的生涯。
他深知自己的思想与教会格格不入,在法国很容易被视为异端。
他向往资产阶级已经掌权的荷兰。
于是在1628年迁居那里,直到1649年。
笛卡尔的著作几乎全是在荷兰写的。
他的《几何学》是数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还有哲学史上著名的《方法记》。
《几何学》一书称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而《方法论》作为自传体散文在法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他想回国安居,但反对的人,特别是教会万般阻挠。
瑞典女王邀请他去讲哲学,笛卡尔希望借助她的力量宣传自己的学说,同意前往。
岂料斯德哥尔摩1649年那冬天奇冷,女王又偏偏要在清晨五点上课。
对有晚起习惯的笛卡尔无疑是难以忍受的摧残。
1650年2月1日着凉感冒,随即转成肺炎,于2月11日不治身死。
历史不会忘掉推动过它前进的人,笛卡尔哲学影响日益深远。
他的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他创立的解析几何学拉开了高等数学这个大舞台的序幕。
1667年,他的遗体运回国内,1799年,遗骸陈放于历史博物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231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