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了圆满成功。

这枚运载火箭在高空中顺利完成了火箭级间的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全程,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

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我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

运载火箭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专有名词。

就其本义讲,它是把卫星和宇宙飞船运送到预定轨道,或把弹头投掷到预定目标的一种运载工具。

按照射程的远近,运载火箭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三种。

我国这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属于远程火箭。

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火箭的出现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出现为前提。

远在唐朝初年,科学家孙思邈就发明了火药。

北宋初期,一个名叫唐福的人把装满火药的纸筒捆在箭杆上点燃火箭,燃气流从筒的后端喷出,推动箭身向前飞去,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火箭。

火箭出现以后,很快成为武器在作战中使用,而且种类越来越多。

13世纪,我国的火药和火箭传入中东,后又传入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英、俄等国都大力发展火箭武器。

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但出现了射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火药火箭弹,还出现了带制导系统的火箭,实际上就是初期的导弹。

1944年6月的一天,英国伦敦受到神秘飞弹的轰炸,当时人们莫明其妙,后来才知道它是希特勒法西斯从荷兰海岸发射的导弹。

5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飞速发展,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相继出现,人类征服宇宙的新时代开始了。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逐步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和商业化,还开始为国外用户提供服务。

“七五”期间,我国共成功地发射了1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2颗是通过运载火箭发射完成的。

1990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天,使我国的运载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发射市场。

1992年,长征火箭又成功发射了“澳星”和“瑞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航天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311961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