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万隆会议之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进一步高涨,新老殖民主义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苏联也开始同美国争夺亚非拉广大中间地带。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些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希望被卷入这些矛盾斗争,开始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南斯拉夫发表联合声明,拥护和平共处原则,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主张各国之间开展经济、文化合作,建立平等友好关系,从而奠定了不结盟运动 的基础。

1961年,铁托访问非洲9国时建议各不结盟国家举行首脑会议。

在埃及当时称阿联、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5国的发起下,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会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项标准:第一,它的政策应当是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最少应当采取符合这种政策的态度。

第二,它应当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它不应当是任何会使它卷入大国冲突的集体军事联盟的成员国。

第四,它不应当是同某个大国缔结的双边联盟的参加国。

第五,它的国家领土不应当有在它同意下建立的外国军事基地。

1961年9月1日—6日,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共有25个国家参加。

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以及《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宣言》表示全力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以及其它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要求撤除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和消除核战争的威胁,指出只有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

从此,不结盟运动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以后,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其内容和宗旨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政治上由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在经济上争取实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独立,摆脱新老殖民主义者在经济上的剥削和压榨,主张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465300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