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印度总理尼赫鲁诞生

1889年11月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诞生在阿拉哈巴德的婆罗门贵族家庭。

1905年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两年后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获自然科学荣誉学位。

后又进入伦敦内殿法学会,1912年获律师资格。

同年回国,在阿拉哈已德高等法院任律师,并投入争取印度独立的政治运动 。

1916年国大党年会上他第一次遇到甘地,甘地坚持反英斗争的行动使他很感动。

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参加国大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

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次年被捕入狱。

印度独立前先后8次被捕,在狱中度过9年。

1923、1927年先后两次任国大党总书记各两年。

1926—1927年尼赫鲁游历了欧洲和苏联,受到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1928年与鲍斯共同建立全印独立同盟。

1929年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国大党拉合尔会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斗争目标。

此后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领袖,并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

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运动迅速发展,独立要求愈加强烈,194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

1947年3月蒙巴顿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

从1951年到1964年尼赫鲁执掌印度大权。

任内,自1951年起在经济上实行“五年计划”,实施土地改革;

50年代中期,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口号,欲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建立国营企业,农业方面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合作化。

外交上尼赫鲁实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各国际军事集团。

1954年6月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共同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尼赫鲁参与发起并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亚非会议。

在尼赫鲁、铁托和纳赛尔的发起下,1961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次举行。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病逝。

5月28日,估计有300万人排列在送葬行列经过的道路旁致哀。

尼赫鲁的外孙桑贾伊点燃了在甘地陵墓旁的火葬柴堆。

尼赫鲁的总理职位由夏斯特里继任。

尼赫鲁的独生女儿英迪拉·甘地1966—1977,1980—1984年任总理。

英·甘地的儿子拉吉夫·甘地1984—1989年任总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561411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