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

1972年12月19日在完成了系列登月计划中历时最长的一次使命之后,“阿波罗17”号飞船溅落太平洋,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全部结束,3名宇航员中有2名——尤金·A·塞尔南和哈里森·施密特总计在月球上逗留75小时,与此同时,第3名宇航员,罗纳德·E·埃文斯驾指挥船绕月球飞行。

施密特是一位地质学家,是第一位登月的科学家,离开地球经3天飞行之后,他和塞尔南于12月11日登上月球。

在3次登月中,他们驾着月行车在一座山脚下巨大的砾石中间行驶,并发现了一个火山口。

有迹象表明,那里曾有火山活动发生。

他们在那里安装了测震表以测量任何可能发生的地震,还安装了一只重力表和一只宇宙射线探测器以及其他科学仪器。

他们最重大的发现是明亮的橙色土,人们认为这种土中包含多种月球稀有元素,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元素表明,现在不毛的月球表面过去曾有水存在。

“阿波罗”计划耗资250亿美元,共进行了16次载人飞往月球的飞行。

第7次的“阿波罗13”号飞行险些酿成大祸。

当时飞船上有一氧气箱破裂,宇航员们开动应急装置,使他们得以按月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阿波罗”宇航员们共从月球带回836磅岩石和大量的科学资源,在“阿波罗17”号登月后直至今天,人类再没有派宇航员登月。

在登月升空前,宇航员塞尔南和施米特向人们展示了一块装在登陆船上的牌匾,它将被留在月球上。

牌匾上有“阿波罗”17号宇航员和尼克松总统的签名。

牌匾上铭文写道,“公元1972年12月,人类在这里首次完成了对月球的探察。

愿我们带来的和平精神在全人类的生活中闪烁发光”。

“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在月球的一个山谷对一颗大陨石进行调查取样,他的月行车在陨石的另一面1979年12月19日日本学者首次确定致癌遗传基因结构1979年12月19日日本学者首次确定致癌遗传基因结构1979年12月,由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的高浪满教授等和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札幌医大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确定了导致动物细胞癌变的腺病毒12型的“致癌遗传基因”的全部结构。

报道说,这次测定出的致癌遗传基因,由二千三百二十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碱基对组成,其中编码了两种未知功能的特异蛋白质。

如能证明由于这些蛋白质的作用而引起癌症,就能马上搞清至今还是不解之谜的致癌机理。

报道说,腺病毒对人只引起感冒症状而无致癌作用。

但是,把它注入大黑鼠的细胞就引起癌症,特别是腺病毒12型的致癌性很强。

研究小组为了利用这种病毒搞清致癌机理,首先用人体单株细胞使病毒增殖,然后在病毒增殖基础上提取了它的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最后确定了结构。

据报道,腺病毒12型的DNA由约三万个碱基对组成,而在其中端部的百分之七的部分有致癌作用。

研究小组确定的就是有致癌作用的部分的结构。

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所的丰岛久真男教授说,确定腺病毒12型的结构具有很大意义,特别是一方面确认那一部分有致癌性,同时决定了它的结构,将成为研究致癌机理的贵重资料。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628210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