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
jiǎo①小腿。
《墨子•明鬼》:“羊起而触之,折其~。
”②足;
脚板。
《梦游天姥吟留别》:“~著谢公屐,身登轻云梯。
”③物体的支撑部分。
《南齐书•五行志》:“巴州城西古楼~柏柱数百年。
”④物体的根基部分。
《美猴王》:“原来此处远通山~之下。
”
比
bǐ①并列;
挨着。
《核舟记》:“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接连。
《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杀三赵王。
”③勾结。
《韩非子•孤愤》:“朋党~周以弊主。
”④比较。
《涉江》:“与天地兮~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
《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胜。
”⑦近来。
《祭十二郎文》:“~得软脚病,往往岙 剧。
”⑧等到,及。
《项脊轩志》:“~去,以手阖门。
”⑨为......更多
抱
bào①用手臂合围。
《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明月而长终。
”②环绕。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村流。
”③怀抱;怀有。
《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祭妹文》:“然则~此无涯之憾。
”④胸怀;抱负。
《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不负夙心。
”《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晤言一室之内。
”⑤凭靠。
《阿房宫赋》:“各~地势,钩心斗角。
”⑥看守,守。
《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更多
斋
zhāi①斋戒。
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五日。
”②素食。
《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
”③房舍,多指书房、学舍。
《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外,暮运于~内。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窥
kuī①(从缝隙、小孔或隐蔽处)偷看。
《黔之驴》:“蔽林间~之。
”②观看;
观。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镜。
”《与朱元思书》:“经纶世务者,~谷忘反。
”③窥伺;
暗中观察以等待机会。
《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周室。
”kuí通“跬”,迈出(一只脚)。
《中山狼传》:“固当~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
”【窥鼎】潜谋废旧朝,自建新王朝。
【窥觊】暗中希求。
縢
téng①梱。
《诗经•秦风•小戎》:“竹闭绲~。
”【引】绳子。
《庄子•胠箧》:“唯恐缄~扃鐍之不固也。
”②绑脚布。
《战国策•秦策一》:“羸~履蹻。
”③通“幐”。
袋子《后汉书•儒林列传》:“小乃制为~囊。
”
趺
fū①花托。
束晢《补亡诗》:“白华绛~,在陵之陬。
”②碑下的石座。
刘禹锡《奚公神道碑》:“螭首龟~,德辉是纪。
”③通“跗”脚背。
④双足交叠而坐。
苏轼《将往终南山和子由见寄》:“终朝危坐学僧~,闭门不出闲履凫。
”⑤足迹;
脚印。
《宋史•张九成传》:“岁久,双~隐然。
”
跂
qì踮着脚;
抬起脚跟。
《劝学》:“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跬
kuǐ一只脚往前迈一步的距离。
《司马法》:“一举足曰~,~三尺;
两举足曰步,步六尺。
”【跬誉】一时的声誉。
蹠
zhí①踩;
踏。
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
”②到。
《淮南子•原道》:“自无~有,自有~无。
”③脚。
《淮南子•氾论》:“~距者举远。
”【又】脚掌。
《战国策•楚策一》:“上峥山,踰深谿,~穿膝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