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①女婿的父亲。

亲家之间,女方的父亲叫“婚”,男方的父亲叫“姻”。

《左传•定公十年》:“荀寅,范吉射之~也。

”②婚姻。

《后汉书•戴良传》:“每有求~,辄便许嫁。

”【引】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有~丧。

”又如“姻兄”、“姻伯”。

【姻故】亲戚故旧。

【姻亲】因为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

jié见“婕妤”。

【婕妤】汉代宫中女官名,一直沿用至明代。

《史记•外戚世家》:“常以~迁为皇后。

”又写作“倢伃”。

chá①仔细看;

观察。

《石钟山记》:“徐而~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看清楚。

《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品类之盛。

”【又】苛求。

《班超告老归国》:“~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③考察。

《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

”④清楚;

明白。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必以情。

”⑤考察举荐;

选拔。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

”⑥督......更多

tì①眼泪。

《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

” 《左忠毅公逸事》:“后常流~述其事以语人。

”②流眼泪;

哭泣。

《柳敬亭传》:“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泣矣。

”③鼻涕。

王褒《僮约》:“目泪下,鼻~长一尺。

”【辨】涕、泗、泪。

古代一般“涕”指眼泪,“泗”指鼻涕。

后来“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而“泗”一般不用了。

【涕零】落泪。

【涕泗】眼泪与鼻涕,形容悲......更多

rán①燃烧。

后来写作“燃”。

贾谊《陈政事疏》:“火未及~,因谓之安。

”②这样;

那样。

《鸿门宴》:“不~,籍何以至此?”③是的;

对的。

《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诚有百姓者。

’”【又】认为……对的。

《促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之。

”④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

《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出涕。

”《石钟山记》:“森~欲......更多

zhě①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

《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

”②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

翻译时在人、事、物名称前加“个”、“件”、“种”等。

《赤壁之战》:“此数~用兵之患也。

”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

《齐桓晋文之事》:“......更多

zhì①来到;

到达。

《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焉。

”②达到顶点。

《订鬼》:“二者用精~矣。

”③周到。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极;

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亲戚畔之。

”⑤至于。

《原君》:“~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

”【至如】至于,用于举例或表示别提一事。

【至于】⒈达到。

⒉达到……的结局。

⒊连词,表示别提一事。

mào①相貌;

面容。

《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客,~甚寝。

”②表情;

神态。

《捕蛇者说》:“言之,~若甚戚者。

”③外表;

外观。

《后序》:“北虽~敬,实则愤怒。

”【貌侵】形貌矮小丑陋。

【貌言】谀辞,谄媚逢迎之语。

1234 共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