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ǔ①羞惭。

见“忸怩”。

②习惯。

《荀子•议兵》:“~之以庆赏,鰌之以刑罚。

”【忸怩】羞愧的样子。

chí①拿着;

握着;

抓着。

《狼》:“屠乃奔倚其下,驰担~刀。

”②。

拉,牵。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选老躄者一人~马。

”③把持,掌握。

《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公仓,法应立决。

”④操持,治理。

《察今》:“悖乱不可以~国。

”⑤扶持。

《柳毅传》:“毅恐蹶仆地,君亲起~之曰:‘无惧。

’”⑥保持,维持。

《苏武》:“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⑦抱着,坚持。

《赤壁之战》:“诸人~议......更多

náo①搅和;

搅动。

《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沸。

”②扰乱;

阻挠。

《冯婉贞》:“于是众人竭力~之。

”③困扰。

《教战守策》:“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民,又~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④弯曲,比喻屈服。

《序》:“以坚毅不~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挠北】溃败;

败走。

【挠弱】懦弱无能。

【挠志】屈从。

sāo①挠,用手指甲轻抓。

《盐铁论•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背。

”②通“骚”,动乱;

扰乱。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既不爱民,务行威势,所在~扰,更为烦苛。

wù①相遇;

见面。

《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

”【又】面对面。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语契深心。

”②通“悟”。

聪敏;

明白。

《新唐书•李至远传》:“少秀~。

shù①古代城邑中的道路。

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

”②方法;

手段。

《柳毅传》:“子有何~可导我耶?

”③思想;

学说;

主张。

《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多异故也。

”【又】符合某种思想学说的行为。

《狱中杂记》:“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乎?

”④学问;

学识。

《师说》:“闻道有先后,~业有专攻。

”⑤技术;

技艺。

《教战守策》:“授以击刺之~。

”⑥权术;

......更多

wù①事物;

东西。

《归去来兮辞》:“善万~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

”②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

《岳阳楼记》:“不以~喜,不以己悲。

”【物故】死亡。

【物华】物的精华。

自然美景。

【物理】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

【物色】⒈牲畜的毛色。

⒉各类物品。

⒊外貌形象。

⒋寻找;

察看;

访求。

⒌风物;

景色。

【物议】众人的议论批评。

查询

xiàn①献祭。

《仪礼•聘礼》:“荐脯醢,三~。

”②奉献;

进献。

《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焉。

”③提出。

《愚公移山》:“其妻~疑。

”④表现;

呈现。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鸟兽之游,举熙熙然回巧~技。

”【献芹】上书建议自谦意见不足取,或以物赠给,谦言礼品微薄,称献芹或芹献。

yóu①经过。

《论语•雍也》:“谁能出不~户?

”②捱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彻。

”③自;

从。

《狱中杂记》:“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窦出者,日三四人。

”④由于。

《论衡•实知》:“知物~学,学乃知之。

”⑤原因。

《订鬼》:“致之何~?

”⑥机会。

《答司马谏议书》:“无~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⑦通“犹”。

犹如;

如同。

《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今之视昔。

”【由来】⒈出处。

......更多

shì①看。

《世态炎凉》:“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之。

”②察看;

视察。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学京畿。

”③治理;

处理(公务)。

《张衡传》:“~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④看待;

对待。

《六国论》:“子孙~之不甚惜。

”⑤看顾;

照看。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⑥视力;

目光。

《庖丁解牛》:“怵然为戒,~为止,行为迟。

”⑦比较;

比照。

《五人墓碑记》:“其辱行贱行,~五人......更多

12345 共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