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楹联,通称对联。
《辞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
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
楹,即房柱或门柱。
过去对联常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
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此外,楹联还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
具体分述于下: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联语。
这个词有“对联这一语言艺术”之意。
如清代前期丁应鼎著《海门联语》。
现在将对联称作“联语”也十分普遍。
2、联句。
联句本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或朋友间的酬答。
后常用作对联的别称,意思是对联是由两边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的艺术。
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朝林兆恩、清朝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3、联对。
对联的倒语。
语出清梁章钜《楹联续话》:“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
”如近人蔡郕有《联对作法》、王文儒有《联对大全》,今多用于文章。
4、对句。
本来是指对上他人所出之句,后即作对联别称。
如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
’”今多用于文章。
5、对语。
对偶词语之意。
如清陆以恬《冷庐杂识·对语敏捷》云:“对语不难,难在每捷。
” 6、对子。
对联的通俗叫法。
写对联叫做对子,对对联叫对对子。
不常用的有如下多种: 1、俪言、俪语。
本是以对偶形式出现的方辞,后偶作对联代称。
俪语,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
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顾曾烜有《方宦俪语》等。
俪言,犹俪语。
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
2、骈言、骈语。
义同俪言,由汉魏时的“四六体”骈文演变为对联而名。
如骈句:“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3、偶语、偶句。
本指相对私语,后取偶为“相对”之义作对联别称。
如近人有《偶语百联》。
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
4、楹帖、帖子。
义同楹联。
常用于书名和其他,如清罗昌荃《楹帖采腴》。
梁章钜《楹联丛话》:楹帖始于桃符。
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
5、楹句、楹语,义同楹联。
如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语录》、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近人徐鋆有《澹庐楹语》,郑丰稔有《楹语享帚》等。
清赵藩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赵式铭《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6、桃符。
由春联源于桃符而得名。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桃符也。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至少从汉朝起就有,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由于对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对联为“桃符”。
7、连语。
取上下联相连之意而名,今仅见章太炎取自己的对联书名为《荆汉大师连语》。
8、联偶。
联语上下骈偶,故称。
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9、诗余。
取对联是诗的变体而名,民国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云:“联语亦诗余也。
” 10、诗钟。
本是兴起于晚清的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
如以尺、蜂为题咏二句:“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
因其对仗工整与对联相同而作代称。
11、小道。
因过去对联地位低下所云,庄俞《应用对联粹编》:“联语,小道也。
” 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了纠正,正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所云:“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 12、小品。
因对联字数少、篇幅小而称之。
陈方镛《楹联新话》:薛慰农……所撰联语小品,亦脍炙人口。
另外,对联还有一些简称,如:楹、对、偶、联,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
如《俗语集对》、《巧对录》、《四书对》等书中的“对”,即指对联。
又如《集宋四家词联》、《绝妙好联》等书中的“联”,均指对联。
除以上这些称谓外,集合性的称呼尚有对锦、对类、偶语、楹镜等。
而且小类中尚有一些别称。
如集句对,称集联、集对、辑对,集字也称集言,又可据所集内容冠以“集”或“联”,如集陶潜诗句的称集陶,集陆游诗句的称集陆,集经书的称联经,集《庄子》的称联庄等等。
亦可不用集、联字而另创名称,如清吕佩芬集唐诗的联书称《采唐集》,何栻集苏轼诗的联书称《纳苏集》。
再如挽联,也称挽词、挽句、挽言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联书的名称,根据其性质,更是各式各样。
如似诗话的称联话、联趣;
存本、汇集本称联存、联录、联辑、联选、联集以至于联萃、联海等等;
美称更有联瑜、联璧、联珠、联锦、联粹等等。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03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