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敢自称“我”

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称的代词,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真正自称为“我”、“吾”、“余”的,却是少之又少。

在古代,公开自称“我”、“余”甚至会被大家讥为不懂礼仪。

据考证,至少从晋朝开始,各级官僚已经不习惯于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了,他们热衷于自称“下官”来显示自己的谦卑。

唐人虽然旷达,但在相互交往之时依然羞于自称“我”,而是用略显青涩的“小生”来指代自己。

宋朝则再进一步,那时的官僚喜欢自称“卑职”,普通人则更愿意自称“晚生”。

当然,也有人不循此例。

《梦溪笔谈》卷十八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人,此人姓许,他最大的特点是从来不用谦称,什么“小生”、 “晚生”统统与他绝缘:贾魏公为相日,有方士姓许,对人未尝称名,无贵贱皆称“我”,时人讥称其为“许我”。

此人言谈颇有可采,然傲诞,视公卿蔑如也。

公欲见,使人邀召数四,卒不至。

又使门人苦邀致之,许骑驴,径欲造丞相厅事。

门吏止之,不可,吏曰:“此丞相厅门,虽丞郎亦须下。

”许曰:“我无所求于丞相,丞相召我来,若如此,但须我去耳。

”不下驴而去。

门吏急追之,不还,以白丞相。

魏公又使人谢而召之,终不至。

公叹曰:“许市井人耳。

惟其无所求于人,尚不可以势屈,况其以道义自任者乎。

”不论面对何人,这位许姓老兄都敢自称“我”,这在当时居然引起轰动。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当时人们看来,能自称“我”是多么惊天动地的一件事情。

这也反衬出,自称“我”是多么难得,以至于一个人可以因为自称“我”而被传扬一时。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06679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