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演变
关于唐朝历史演变 隋朝的大官僚李渊攻下长安,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649年在位)即位以后,迅速恢复了封建秩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唐帝国在经济上得到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所做的“贞观之治”。
从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期间的唐朝前期,全国统一,疆域辽阔,政权巩固,经济、文化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
同时也扩大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与亚非等四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代长安也成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的统治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874年爆发的黄巢起义,使唐朝的统治因之瓦解。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唐王朝的强盛 唐初,东突厥雄踞北方,不断南下骚扰关中地区,公元630年,唐太宗派兵击退了东突厥。
到公元646年,唐朝完全统一了大漠南北。
另外,从公元640年起,唐朝分别征服了高昌、于阗(tián)、龟兹(cí)、焉(yān)耆(qí)、疏勒等封建割据政权,统一了今新疆地区。
唐朝强盛时,拥有东临大海,西达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到南海的辽阔疆域。
控制的户口数最多时达到900余万户,5200余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明昌盛的多民族大帝国。
边疆各 唐代建立地方性政权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和渤海等。
各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唐代先进的经济、文化,又以自己在经济、文化上的种种创造影响着汉族。
汉族和各兄弟民族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唐代的繁荣昌盛。
经济 唐初社会经济衰敝凋残,政府继续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同时,对手工业和商业亦放松控制,促进其繁荣。
国内各族往来和对外交流频繁,又为唐代经济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
国家较长期的统一和社会相对的安定,迎来了封建经济空前的繁荣。
国际关系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对其他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这时期社会生产空前发展,国际贸易大为增加,中外交往频繁。
在这种交流中,唐朝将自身的文化传播到他地,并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 唐朝是封建盛世,其文化除继承南北朝的传统外,还汲取了外来的营养,具有博大的气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以及雕版印刷术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
在文学艺术中,特别是诗歌、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领域,成就卓著,名人辈出。
随着城市的繁荣,其社会生活如娱乐、服饰、品茶、饮酒等风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折射出一种蓬勃兴旺,自由开放的精神风貌。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26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