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系列之佛教

佛教(buddhism):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

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传入中国 此段以下内容节选自赵朴初老居士所编著之《佛教史略》 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

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

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

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

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

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

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后汉末叶桓灵二帝的时代(147—189年),记载才逐渐翔实,史料也逐渐丰富。

其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如安世高、安玄从安息来,支娄迦谶、支曜从月氏来,竺佛朔从天竺来,康孟详从康居来。

由此译事渐盛,法事也渐兴。

中国禅宗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

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

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

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

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

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

其中有神秀 、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

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

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

后为禅宗正宗。

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其传法弟子颇多,如: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永嘉玄觉禅师等,证悟者40余人,开悟者不计其数。

之后南岳怀让禅师之得法弟子,马祖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确立了丛林制度,规范了道场,马祖道一禅师之传法弟子百丈怀海禅师更制定清规规范门人,故佛教称之为“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直到今天依然大体上不变,每天之早晚二课,也是始于这个时候。

百丈怀海禅师之传法弟子有黄檗希运禅师及仰山灵佑禅师,都是至今还影响着佛教界的祖师大德!

自六祖后不再传大位,也就是说没有第七祖,因为禅宗真正要传的法脉不是衣钵而是心印,心印延续至今,不曾断绝,一代代的祖师大德们,至今都延续着六祖的顿教大法!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

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3559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