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七魄散,三魂离
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 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
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
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
三魂之中。
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
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
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
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
并常附于人体之上。
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
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
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
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
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
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
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
而形成人的七魄。
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
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
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
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
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
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
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
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
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
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
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
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
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
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
若得命强过运。
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
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
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
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
命魂是人身的主魂。
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
并回归天地。
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
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
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
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
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
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
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
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
目又为眼睛。
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
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
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
月明之中自能成相。
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命中之日在左而不在右。
意即日出东方,明月西沉,早晨之大象。
倘若日在月左,虽则能明。
右日之明乃为暮晚之象,明不能久,不若早晨之朝日,明能长久。
此朝乃万佛所朝,大道所归,也即是大日如来之所在。
地球上的所有人联合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所有人类的天魂和地魂也分别构成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社会。
天有天的规律。
地有地的法则。
由每一个人的天魂和地魂,与相应的天社会和地社会,联合构成了能够影响人类前程的宇宙大运。
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说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
这种说法来源于道家,如道书《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
”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玄怪录》载三魂七魄故事,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环病中被两黄衫带到阴间判官院受刑。
崔环站判官院外,忽听到四声以杖击人声音,旋有阴吏出来对崔环传话:今且宽恕,只将你轻杖四板放归。
崔环说:“此身不入,何以受刑?
”阴吏说:“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
不信,看郎胫合有杖痕?
”崔环拉起衣一看,两胫上果然各有四条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举足,只能匍匐而行。
清袁枚《续子不语》亦载:杭州风俗,新娘子过嫁时须手执宝瓶,内盛五古,入男家门后交换,然后放在米柜中。
某日,一梁氏新娘执宝瓶过城门时,因守门人索钱吵闹受惊,随即精神恍惚。
后喝一碗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对人说:“我有三魂,一魂失落于城门外,一魂失落于宝瓶中,须向两处招归之。
”家人依言施行。
新娘子说:“城门外魂已归矣,宝瓶中,魂为米柜所压,沿不能出,奈何?
家人又依言施为,新娘病才好。
而梦笔生《续金瓶梅》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一魂在阳间随身乞食,一魂留在阴间做饿鬼受罪,还有一魂在西门庆坟上守尸。
某日清明,沈花子不小心摔死在路边。
正遇上替西门庆守坟之魂,便把随身魂叫到西门庆坟内。
两魂各诉其苦,甚至打起架来,随身魂怪守尸魂不该把他骗来,误了他清明节的好生意;
守尸魂却怪他终日游食在外,让自己干守尸的苦差。
直到土地神来把两魂叫去合入前身还阳才算了事。
袁枚《子不语-随园琐记》中曾自述:他某日病重高烧,感觉到有六七人纵横杂卧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们呻吟;
他想静卧,但他们却摇醒他。
后来高烧退去,床上人也渐少,等到烧退尽,那些人皆不见了。
原来,与他同卧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在《离骚》已可见到 魂 与 魄 二字连用, 三魂七魄有时被人认为三与七并不是有特定意义, 有时又被认为在医学与黄老尚有其意涵,在此摘录了不同人的看法,瞧瞧哪种说法可靠. 转载自欧崇敬博士的<<浑沌之知的讲造>>第十章 我们在春秋战国时代里关于<魂>、<魄>的地位,以及「人」在多重时空中的存在属性问题已被把握到了,却尚未成为多重知识整合。
所谓的多重之知识整合即是其与<八卦>、<五行>的结合等发展。
很明显,<三魂七魄>即是与<八卦>这一知识系统结合后而产生的内涵。
而不代表个数的<三>或<七>。
在汉代由于黄老道家及医家对此观念的发展,使得<魂>与<魄>的观念已明确地成为<三魂七魄>,事实上此四字乃说明着<魂 ><魄>二者属性的关系,亦即<水火>对偶性的关系。
而魂魄这组字词也应限定在医学和黄老之学的叙述系统中才有其正确的意义。
当<三魂七魄>被误用为三个魂、七个魄时,一切认识的混乱由此而起。
另一个宗教上的发展,当魏晋南北朝以后,道教对此理论把<三魄>与<祖宗牌位 地府.墓碑>结合时,表称人死后的世界乃是以三个魂各立于<祖宗牌位 地府.墓碑>各一。
于是<魂>的认识乃被阶段性地确认。
我们要问的是何以<魂>因<八卦 >中的属生与方位介定,以从属为一种医家的观念后被转化为一个数量上的时空属性呢?
一个很明显的疑问则是:若在其他宗教中无此之设立,则是否仍为 <三>呢?
当我们从这样地循问,很明显地发现问题所在,并且可以推断出<魂>应回复春秋战国的认识结构中,<三魂>的使用是<八卦 >系统中的指涉,而非一个数量的指称,魏晋以后还为<三魂>命名以确立为<三个>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
当然,关于< 七魄>为七个与为七者命名的方式,亦是相关的错误。
转述自许衡山先生的<<先道静坐丛书之开天眼神通研究>> 人因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会活动的肉体. 三魂分为 一.灵魂--又可称:天魂跟主魂 二.觉魂--又可称:地魂跟视魂 三.生魂--又可称:人魂跟象魂 七魄分为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三魂在于精神中. 七魄在于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 七魄归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归处 主魂--为天魂.他往空间天路报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 灭的无极.虽然有肉体的因果牵连因之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牵带 走上空间天路之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觉魂--为地魂.往地狱报到.(因觉魂本来是主魂的电脑.可知主魂 一切之因果报应.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恶.所以肉身死亡再进 因果是非地--地狱). 生魂--为人魂.往墓地报到.(因人魂本来是祖德历代姓氏流传接 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后再墓地对神主.来来 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处). 七魄在肉身死亡时已随之消失.就无须再说 转载自徐华震的<<西洋神秘学宝典>> 三魂 -- 是中国式的对人体能量的一种称呼,尤其以带有主要意识的能量体的称呼,而此三魂主要存在于人体的上丹田(玄关)、中丹田(太阳神经丛)、及下丹田(脐下三指幅)处。
七魄 -- 中国式的对人体七个能量体的称呼,此七个能量体分别来自人体的海底轮、脐轮、太阳神经丛、心轮、喉轮、眉心轮、及顶轮。
李凉<<天齐大帝>>中, 将军阴魂与道士柳志宏间的对话: 启禀法尊!
阳世之人有三魂七魄,乃胎光,爽灵、幽精三魂尸狗、伏矢、雀阴 蚕贼,非毒、除秽、臭肺七魄,各主精神、气及心、胃、肾、肠,胆、肝、肺,三魂七魄去半便性命危,阴世魂魄也有魂精糖及魄精两者若幻灭,便将魂飞魄散永世轮回超生了.”“哦 原来如此道家虽知人有三魂七魄,却知阴魂尚有“魂魄之精”?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37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