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兵器篇 锏
第一百二十章 兵器篇 锏 古兵器,鞭类。
长而无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
亦作“简”。
武术短器械。
锏因其外形为方形有四棱,形状相同,因得其名。
锏为铜或铁制,长为四尺。
锏由锏把和锏身组成。
铜把有圆柱形和剑把形二种。
锏身为正方四棱形,锏粗约二寸,其后粗,愈向其端愈细,逐步呈方锥形。
锏把与锏身连接处有钢护手。
锏身有棱而无刃,棱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节。
锏身顶端尖利可作刺击之用。
锏把末端有吞口,如钻形。
吞口上系一环环扣上丝弦或牛筋可悬于手腕。
锏多双锏而用。
其主要击法有击、枭、刺、点、拦、格、劈、架、截、吹、扫、撩、盖、滚、压等。
锏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连把约长四尺,因形似简故名。
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
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
盖以形之不同而变更其名也。
考锏之由来,与剑为同时;
至二十四法之出,则在秦汉以后,创自何人,亦不复可考;
惟以短兵利于步战之故,后人多有习之者,即今南北拳家,类能娴之;
亦正如单刀?鞭之携带便利,可随身防护也。
惟锏无单用,法重双行,故后人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亦矜奇?异,增减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门户者;
然终脱不了此母法也。
且有用长兵之人,而藏锏腰间,以防不测者;
是则锏为短兵而兼为暗器矣,此大都皆后人之自作聪明,立伪欺人,不可为训也;
世之学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谬。
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因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用之广,除双鞭双锏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为伍来使用―― 八棱锏由一根八棱形铁杆制成,故得其名,长约四尺。
平棱锏长四尺,锏把为圆柱形,尾短有一小孔,可作穿绳之用。
锏把前有六边形铜护盘。
锏身呈六棱形,尾部粗而丰。
锏顶端粗为一寸。
平棱锏亦有单使,单使之锏粗有二寸。
凹面锏锏长二尺五寸左右。
锏把为圆柱形。
锏身为方形,内中有槽,故得其名。
四棱锏锏体呈四棱形状,故得其名。
浑圆锏锏身长为四尺,通体呈圆柱形,以铁制成。
狼牙锏锏身是一根前端小,后端粗得圆形木棒。
其长为二尺。
棒长装有四排铁钉,每排四至六刺,交错排列。
棒之顶尾各有一刺。
铁钉呈三角形。
由于铁钉尖锐,且又犬牙交错,攻击能力很强。
其棒之尾端五寸为握手处,无铁刺。
少林方楞铜锏少林兵器之一,全长三尺。
\ -------------------- 制作工具:读书巴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61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