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庆祝

龙跟着宝珠舞动,或者滚它的身子,或者掉它的尾巴,身子转动得很如意,摇摇头,摆摆尾,或者突然就地一滚,马上又翻身过来,往另一边再一滚,于是很快地舞动起来,活像一条真龙在空中飞舞。

  红色的扇子队,绿色的绸舞队,载歌载舞地陆续入场了,队形不断地变换着,各种图案令人眼花缭乱。

  上百名少先队员身着天蓝色服装,跳着欢快的铜铃舞,组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图案,铜铃摇动着,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悦耳动听。

  正月头上,男男女女都穿上新衣服忙着走亲戚。

乡间道上,自行车铃铛响个不停,红包袱闪来闪去,大闺女小媳妇花花绿绿映得雪地都格外鲜亮。

  每逢农历四月十五日,白族人民称它是蝴蝶的节日,四乡八寨的人们,穿着各种领褂,打着各色包头,撑着花伞,戴着花帽,成千上万地向蝴蝶涌来。

那真是人比蝶艳,热闹非凡,一派奇观盛景。

  鲜花、彩链、闪烁的霓虹灯,把新年联欢会会场装扮得格外迷人;

欢声、笑语、洋洋喜气,使整个联欢会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大街上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空气中散发着鞭炮的火药味,人人都穿着节日的盛装,个个喜气洋洋;

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晃动,在像河水一样流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门外传来急促的、欢腾的、像炒豆又像鼓点的鞭炮声。

  放爆竹的孩子们笑着、叫着、跳着、跑着,那欢快的声音同爆竹声交织在一起,叫人听了不觉年轻了十岁,似乎又回到了天真的童年时代。

  一片鞭炮的响声那么急,那么响亮,就像万马奔腾,怒潮狂涌一样。

  夜空中的焰火忽而像高挂的明灯,红光闪闪;

忽而又像满天的繁星,银光熠熠,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元宵灯会的夜晚,小镇中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悬挂起了各种各样的灯笼。

那灯笼一盏盏千姿百态,奇巧玲珑,做的果然精致之极,可谓巧夺天工。

灯笼中的烛水,又分红、黄、蓝、白、紫绿等各种颜色,雪光一映,更加五彩斑斓,煞是好看,灯火和夜空中的星斗交相辉映,把整个小镇照得如同白昼。

  家家户户都清扫了房屋和庭院,贴上了春联、年画,连独身宿舍里也是如此,到处焕然一新。

  朵朵礼花腾空而起,有的红如血,恰似红梅;

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

它们忽而像明灯,红光闪闪;

忽而又像繁星,银光熠熠。

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各式各样的礼花出现在天空,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

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

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

  看到这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礼花,我觉得自己好似置身在仙境中一般。

  此时此刻,窗外的礼花腾空四射,仿佛一张张绽开的笑脸。

  一束束礼花直上云霄,天空如同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一刹时,空中绽开了一朵巨大的宝花,那金的、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色彩缤纷地交织成一簇簇璀璨无比的花束,喷射着,闪烁着,像千万支流苏缓缓垂落下来。

  窗外是五彩缤纷的烟花世界,那飞转的像风火轮;

明亮的像小太阳;

金丝和银丝交织的像在下着金色银色的雨。

  "小导弹"就像真的导弹一样,冲向夜空,不一会儿,在空中爆炸了,许多花瓣慢慢地降落了下来。

  街心,时而万条银龙直窜太空,时而千万朵春花遍地竞放,时而"劈里啪啦"一片炒豆声,时而"咚棗嘎"似惊雷阵阵。

  "地老鼠"溜一下,只见一道白光,就不知钻到哪里去了,如果你不小心,还会钻到你脚下呢!

真像一只小老鼠出洞去偷东西似的。

  "红牡丹"繁花似锦,"金菊"金光灿灿,"春风杨柳"绿叶莹莹......节日的夜空简直像个大花园。

  "砰!

"五颜六色的"连珠花"在空中开放了,传出一阵阵悦耳的声音,好像百鸟在为欢乐的节日高唱赞美的歌。

  "小红鞭"清脆悦耳;

"二踢脚"响彻长空;

"小钢鞭"像机关枪一样"哒哒"作响;

"麻雷子"像大炮一样震耳轰鸣。

  "小红鞭"爆发出一连串炒豆似的清脆的炸响声。

  爆竹的碎屑在半空中飘散,好似下了一场五彩缤纷的雪片。

  放爆竹就热闹了,你听吧,这边噼噼,那边啪啪;

远处砰砰,近处叭叭;

天上哧哧,地上咔咔,动听极了。

  晨空中,火花闪闪,硝烟弥漫,红红绿绿的纸屑,伴着鞭炮声、唱歌声和喧笑声,飘飘扬扬,把凛冽的清晨搅得热烘烘的。

  春节,旧历大年初一早晨,太阳渐渐升起,阳光驱散了薄雾,天瓦蓝瓦蓝的。

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爆竹的硝烟味,人们穿着崭新的服装,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特别是那些活泼的可爱小朋友,劈哩啪啪放着鞭炮,笑声和鞭炮声交融在一起,那些抱在母亲怀里的小孩,边拿着红艳艳,黄澄澄,绿盈盈的气球,格格格地笑个不停。

  元宵灯会上展出的花灯,一盏盏、一串串,色彩斑斓,光怪陆离,使人目不暇给(jǐ)。

  这一盏盏通体明亮、小巧玲珑的宫灯,为这次元宵灯会增添了异彩。

  我一走进那繁花似锦的灯会,就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我随着人流尽情地在这花灯的海洋中漫游着,就像漫游在群星烂漫的宇宙中,漫游在风景无限美好的百花园里。

  "牛郎织女"大型花灯造型古朴典雅、形态楚楚动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鲤鱼灯的嘴巴一张一合,鳞片闪闪发光,尾巴一摇一摆,像是在无边的大海里游动。

  鲤鱼灯的两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要跳过龙门,寻觅可口的食物。

  整个冰灯游园会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的映照下,宛如水晶宫一般。

  公园内的花灯万盏齐明,空中的、水里的、阁上的、池畔的,红的、蓝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相闪烁,遥相呼应,融为一体。

  这元宵灯会是何等的绚丽多彩,小孩子们看得眼迷心醉,大人们不由得发出啧啧的赞叹。

天安门前,人流如潮,英雄纪念碑下花圈如海,松树成了花墙,密密的白花一朵紧压一朵,花瓣上挂着晶莹的泪珠。

  小燕很喜欢过年,觉得年下的时光比平常格处别致。

白天,男孩子们聚集街头踢铁球、抖空竹,女孩们买红绫花扎蝴蝶结,穿花衣服。

入夜,灯光放彩,鞭炮齐鸣,更加有趣。

小燕无钱买不起多少鞭炮,总也买点滴滴金老鼠屎放放。

此外,每逢年底,她要作一件花钱最少兴趣最浓的游戏,那就是从小市上买来的葫芦哨,给鸽子缚在尾巴上,让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高空。

  真正的欢乐还是属于湖畔的牧民。

每年八月秋高,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都要把呼伦贝尔草原所有的欢乐集中到这湖滨。

那时,大车载着丰收,骏马驮着力量,雄鹰衔着胆识,牧歌赶着爱情向湖滨汇聚,"儿童能走马,妇女亦弯弓"。

当著名的赛马、摔跤、射箭三艺比赛开始的时候,草原就倾斜了,大山就摇晃了,湖水就沸腾了。

欢歌和马嘶混在一起,笑脸和红霞映在一起,浪花和鲜花开在一起,整个草原都沉醉在欢乐里。

  人们身穿节日盛装,喜气洋洋,从怀中掏出新毛巾或手帕,双手伸开,弯腰让彼此的毛巾或手帕碰在一起,互问"新年好"。

  烟花爆竹仿佛在开着玩笑,趁你不注意时,突然在头上方炸响,待你抬头去观赏,又飞蹿到你脚下,惹得你急忙又躲又闪,却忍不住有喊又笑。

  在高亢的歌声中,由于下雪憋了一天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放完自己的爆竹,又去拣取别人没炸响的小鞭。

胆小的女孩儿,扎着蝴蝶结,偎依在大人身边,火光一闪,便赶紧捂住耳朵,紧紧闭上眼睛。

  空中,火花闪闪,硝烟弥漫,红红绿绿的纸屑,伴着鞭炮声、歌唱声和喧笑声,飘飘扬扬,把凛冽的清晨搅得热烘烘的。

呛人的火药味混杂在人们过节煎炒烹炸的香气里,在晨空中弥漫、飘散。

  各种类型的动物灯中,我最喜欢的是金鱼灯和熊猫灯。

金鱼灯制做精致、美观、大方,而且尾巴、鱼鳃都能动。

更有趣的是,它还不断地吐着泡泡呢!

看到熊猫灯,就更觉得好玩了。

它站在万紫行红的灯丛中,拿着一束鲜花,向空中招手,好象在祝贺观众们新年好。

我看到这种情景,连忙用从姐姐那里学来的英语大声地向那可爱的"熊猫"说一声:"新年好!

"我的祝贺,引起了周园人们欢乐的笑声。

  滚龙灯一开始,街上就更热闹了,爆竹声,锣鼓声响成一片。

只见那龙头对着彩球张牙舞爪地起伏扑腾,时而蹿下,时而腾起。

有时"龙"有肚子几乎都贴到地面了,却又矫健地一跃而起,向上窜去。

这样不断上下翻滚,真是姿态万千。

我不禁连想起"蛟龙出水"这样一个成语来。

我的眼睛跟着龙洒上上下下,简直应接不暇了。

  又一股灯流通过来了:鸡儿灯、兔儿灯、绵羊灯、马儿灯、花猪灯……这些灯活灵活现,个个象真的一样。

你看那盏花猪灯,扎得多有趣啊。

这灯从头到尾三尺多长,大肚皮黑里透白,圆鼓鼓的,四个小腿儿短短的,尾巴还绕个圈儿翘上去。

提着花猪灯的小刚说:"我这盏灯,是我妈照着我家那头猪的样子扎的。

它身上全是肉,有三百斤重,春节前卖给了国家。

妈妈说今年还要养两头呢。

"小刚一边说,一边把花猪灯高高地举起来。

我看着这些灯,想到,这是落实了党的农村政策,农业副业大发展的结果啊!

  龙灯开始耍了起来。

只见一个英姿勃勃的青年,手里拿着一个彩球逗引巨龙,龙在十几个年轻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正在龙要咬着彩球的一刹那,彩球一下子调转了方向,龙也来了个急转身,紧追着彩球……那个手持球的青年忽然来了个鹞子翻身,彩球又伸向另一个地方。

场上,龙在上下飞舞,彩球在时隐时现……   夜幕悄悄地降临了。

我们全家团坐一屋,兴致勃勃地收看春节大联欢电视节目。

当悠扬的钟声刚响过十二下,小院鞭炮争鸣,顿时沸腾了。

"二踢脚"腾空而起,"钻天猴"呼啸着窜入夜空。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人们涌到院子里互相拜年。

"祝您身体健康!

""祝您革新成功!

""盼着您的学生早日成材!

"……这些良好的祝愿,伴随着欢歌笑语飞出小院,与无数的歌声、笑声、鞭炮声一起,汇成欢乐的新春交响曲,飘荡在夜空,激荡着人们的心。

  街上真热闹,到处都干干净净,家家门上都贴着鲜红的对联,有的门口还挂着灯笼花红纸吊挂。

来来往往的人都穿戴得齐齐整整,男们穿长袍大褂,女人们穿得花红柳绿,个个都是满面春风。

男人们见了面,互相抱着拳说:"见面发财!

"女人们见了面,互相说着吉祥话:"她二婶,过年好呀!

""王大妈,今年过年增岁增寿呀!

"   春节的早晨毕竟与平日不同,空气和风里都夹带着节日的暖融融的气息。

街上,身着节日盛装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地漫步着,说笑着;

天真烂漫的孩童们,戴着漂亮的围巾、帽子和手套,穿着各式各样的滑雪衫,嬉笑着出入于货物琳琅的商店、趣味无穷的游乐场……   "通啪!

"又是两声"天地响",这回小院里可热闹开了。

"劈劈啪啪"电光鞭炮随着响起来。

响亮的、清脆的声音,还有那闪闪火光,激起了孩童们的兴趣。

他们拍着后蹦着,笑着,跳着,手掌心拍红了也不知道。

有趣的是,那些胆小的孩童们,用两只手蒙住了脸,可是转动着的两只大眼睛却从手指缝里偷偷要把这奇妙的、会响的东西看个究竟。

  我高兴地答应了一声,拿了火柴飞快地跑到哥身边。

我摸着鞭炮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要知道,从我记事起那天起还没见过真鞭炮呢!

哥哥笑着催我:"小妹,快点!

"我几次都没点着,索性放下火柴,拍拍胸口,给自己壮了壮胆,又去点。

嗬,点着了!

我捂着耳朵跑开。

"噼噼啪啪",多么悦耳的鞭炮声啊!

  四月十五日的黎明,允景洪万人空巷,倾城而出,凤凰树上,开满了彩色鲜丽的大花朵;

凤凰树下,攒动着鲜丽色彩的傣族姑娘。

皓齿玉臂,笑着舞着,到处是清脆的笑声,到处是轻歌曼舞。

在市中心的十字街头,群众拥挤而整齐,齐整而狂热地盼着,一时欢声雷动,和谐而有节奏。

  我急匆匆地赶到学校,只见学校也象过节一样地打扮起来了:五颜六色的彩旗在校门两旁迎风飘拂着,大黑板上写着"热烈欢迎高士其爷爷与我们亲切见面"的大字。

校园里、走廊上、礼堂前都挤满了穿得整整齐齐、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他们不时跑到校门口踮起脚尖朝外眺望……不一会儿,从校门口传来了欢呼声,我便和许多同学一起向校门口涌去,霎时间锣鼓声、欢呼声、轿车的喇叭声响成一片。

啊!

看到啦!

看到啦!

那不正是高士其爷爷吗!

  彩色的电灯,彩色的橱窗,彩色的焰火,彩色的夜空,把街面映照成彩色的河流。

商店刚开门,人们便象开了闸的潮水一样,拥进商店。

在这里洋溢着春节的热闹火爆的气氛。

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挤出柜台,个个脸上挂着笑容。

售货员呢?

从货架上拿这拿那,手脚忙个不迭,脸上沁出了汗珠。

经过他们的手,这些琳琅满目的货物将要流向多少乡村、城镇,流向多少工厂、家庭。

  你看,在柔和的灯光辉映下,各式精美的糖果和售货员亲切的笑容融为一体,使人赏心悦目。

在万头攒动的人海里,在锣鼓喧天的狂舞里,在五彩缤纷的旗帜里,在人民大众从心底爆发出的欢呼声里,这天……举行胜利的入城大典。

歌声此起彼伏,象是翻滚的波浪。

红旗、鲜花织成一片锦绣,浩荡荡的人群大踏步涌过天安门。

这数不尽的人群汇合成一条激流,真象"黄河之水天上来"。

流水一样来来往往的行人,一个个都容光焕发。

老年人白发闪着银光……年轻人象雏凤乳虎一样活泼矫健……彼此不必说话,唇边流露的微笑,就是倾泻出来的滔滔不绝的语言。

不必歌唱、轻捷的步伐,已经在为内心谱好的快乐的歌曲踏着节拍。

  这一夜,到处都是"咚咚锵锵","噼噼啪啪"的声音,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歌笑语;

游动的灯笼和闪烁的电灯汇成了一片灯海。

元宵元宵真是个良宵。

直到午夜,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姐姐点燃了一个"地转",它像飞转的小花盘,不时地向四周放射火花,接着便在空中组成红绿两个套在一起的光环,上下穿梭,真像姐妹两个在跳舞;

"小蜜蜂"一点火就放出一道绿光,同时发出"嗡嗡"的叫声,真像蜜蜂在飞舞,一会儿就飞到夜空的"百花园"采蜜去了;

"黄鸟"刚点着是个大火球,一下于就飞上三层楼那么高,接着火球里飞出一只黄鸟,"吱吱,吱吱……"地叫着向人们祝贺新春佳节;

"魔术弹"就更有意思了,一点就向高空飞去,由一颗变两颗、三颗、四颗……有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可好看啦!

  这里真是灯的海洋,灯的天地!

一盏盏亮起来的灯,远远望去,犹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又似满天繁星,闪着亮光。

  深蓝色的夜幕下,喝足包谷酒的人们举着火把,纷纷拥向晒谷场,围着几堆篝火,跳起欢快的摆手舞,开始庆祝毕兹卡节日的狂欢。

  大年初一早上,我和姐姐穿上节日的盛装去"走坡"。

初一至初五是我们仫佬族传统的"走坡"的日子。

这天,碧空如洗,阳光灿烂。

当我们赶到"同年坡"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芳草葱翠的山坡上,歌声此起彼伏,婉转动听。

有一男一女对唱的,有二男二女对唱的,也有成群男女对唱的。

我们简直是走进了歌的海洋。

这时,已有成对的青年男女了,他们成双结伴亲亲热热,正在低声谈论着什么:也有些青年男女,大概刚刚赶到吧,正焦急地吹着口哨,寻觅知音。

  一串串乒乒乓乓的脆响,一支支“火箭”带着“嗖嗖”声冲入夜空。

  眨眼之间,这团火球扩散开来,仿佛大片碎银,把暗黑的天空映得雪亮。

  “孔雀开屏”在夜空中仿佛是孔雀在抖着美丽的尾羽。

  天空的火花就像是人的血在燃烧,大家面对这个景象,突然感到自己的生命在逐渐消失。

  “小导弹”的尾部喷射着火焰,上冲夜空,不一会儿,在空中炸开,变成许多小花瓣慢慢地飘落下来。

  “砰!

”五颜六色的“连珠花”   在空中开放了,传出一阵阵悦耳的声音,好像百鸟在为欢乐的节日高唱赞美的歌。

  “红牡丹”繁花似锦,“金菊”金光灿灿,“春风杨柳”绿叶莹莹。

节日的夜空简直像个大花园。

  轰隆一声,一条条“金蛇”腾起,在天空乱窜。

  只听得“嘶”的一声,烟花腾空而起,放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白的,金黄的,天蓝的,像朵朵怒放的菊花,真是好看极了。

  最后放的烟花,像一根竹竿,向上直冲,火炮划破了夜空,五颜六色,缓缓地撒下了许多五彩缤纷的花儿。

  地面上又喷出浓烟,接着火花像喷泉似的喷向四周,光亮耀眼。

  一串串发光的火球疾速飞腾,眨眼间在天空绽开了无数朵大花,把天空映得红彤彤的,把大地照得亮堂堂。

  随着一串“乒乒乓乓” 的脆响,一支“火箭”冲天而起,窜入夜空。

一下子绽开了一团团千姿百态的花朵,随后便在漆黑的天幕上留下了一片绯红的烟云。

  天幕上出现了一串串晶莹透亮的“葡萄”,把天上、地下都染成淡紫色。

  一串串“葡萄”有红的,有紫的,有金黄色的,好似空中有个“葡萄园”。

  各种各样的焰火在夜空中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那带笛声的、带哨音的、带炸响的,那翻出花篮、滚出绣球的—一各种各样的花炮都在炫耀肖己的奇特与美丽。

  “地老鼠” 滋溜一下,只见一道白光,就不知钻到哪里去了,如果你不小心,还会钻到你脚上呢!

真像一只小老鼠出洞去偷东西似的。

  那焰火,红的,似节日霓虹灯;

黄的,像成熟的稻谷;

绿的,似枝繁叶茂的大树;

白的,如光灿灿的夜明珠;

紫的,像熟透了的葡萄。

  “呼——”几支焰火尖厉地呼啸着,像导弹似的射向天空。

  刚点燃,它就像只大火球,一下子就蹿得有八层楼房那么高,从火球里飞出一只美丽的“黄莺”,它吱吱地叫着。

  你见过“礼花烟花”吗?

那小东西一燃,随着哧哧的声响,竟放出千万支明亮的金箭;

随着金箭,银花四射,爆声不断,让人的心儿随那金箭直飞蓝天。

  你看那“伞兵烟花”,就像魔术师手中的聚宝盆,每响一声,就放出一只小伞,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伞兵就悬着人的心,晃晃悠悠地落在地上。

  你看那‘“火焰山烟花”,点起来呼呼直冒,山口喷出的是光,是色,是雷,是电。

可以说敛聚了世界的各种颜色,弄得你眼花缘乱。

  我又看到,“小蜜蜂”曳着红绿光在半空中嗡嗡飞翔;

“夜明珠”拿在手上像法宝,映亮了半个天;

万花筒喷出的彩花有两米多高;

地老鼠发出一百声吱吱声,在地上乱窜。

  突然,一声爆竹,揭开新春佳节又一个黎明的序幕。

随着这一声脆响,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房屋仿佛也震动起来。

  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小红鞭”清脆悦耳;

“二踢脚”响彻长空;

“小钢鞭”像机关枪一样“啪啪”作响;

“麻雷子”像大炮一样震耳轰鸣。

  小鞭炮爆发出一连串炒豆似的清脆的炸响声。

  他点燃了一个爆竹,等“哧哧”响的芯子快燃完了,他的手猛地往上一扬,“啪”地一声,爆竹在空中爆炸了。

  夜空里突然响起了惊雷似的鞭炮声。

  除夕,远远近近响起了一片像炒豆儿似的鞭炮声。

  胆小的女孩儿,扎着蝴蝶结,偎依在大人身边,火花一闪,便赶紧捂住耳朵,紧紧闭上眼睛。

  花鞭、爆竹、二踢脚、钻天猴、滴滴鸡、扫地龙、乒乒乓乓响彻大街小巷。

  鞭炮齐鸣,劈劈啪啪的响声连成一串,音烟缭绕,碎红遍地。

  “砰砰”、“叭叭”,鞭炮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响了,像春潮陡涨,似疾鼓骤鸣,如战马奋蹄,若惊雷滚滚。

  那五彩缤纷的光亮照彻夜空,好像一下子给天空挂上了千万盏电灯,好像谁一把撒出了千万颗明珠。

  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的像钢花飞溅,有的似麦浪滚滚,有的好比金雨阵阵,有的仿佛银花朵朵,有的恰似红燕飞舞,有的宛如孔雀开屏。

  瑰丽的火花在空中飞舞,把平时明光闪闪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连街上明亮的大电灯这时也好像没了用处。

  只听见“啪”的一声炸响,空中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撒下了数不清的花瓣,一眨眼又变成了一顶顶圆形的降落伞。

  一发发礼炮腾空而起,把点点繁星洒向大地,无数缓缓下坠的火花不时迸出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象征着各行各业所取得的一项又一项的光辉的成就。

  绚丽多姿的礼花竟相开放,有的像碧波银浪,雪里红梅;

有的像铁水奔流,钢花飞溅;

有的像秋菊怒放,葡萄满园;

有的像巨龙腾飞,金蛇狂舞。

  节日的彩灯,一闪一闪的像盛开的鲜花。

  好些国际友人简直高兴得像喝醉了酒似的,整个身心都陶醉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

  你看,在万头攒动的人山人海中,一条巨龙婉蜒着,或上下翻飞,或伸展腾挪。

  在车如流水的闹市区和行人如织的广场上,鲜花盛开的条形和圆形的花槽花盆,点缀其间。

  节日的彩灯把广场照耀得好像白昼一样地明亮。

  全城到处都是彩灯,有的整条街都横竖悬挂着五色的灯串,人们好像出入在五色缤纷的“烟火”里。

  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挤出柜台,个个脸上挂着笑,心里淌着蜜。

  在夜空里,建筑物仿佛都用金珠银珠镶了起来,现出了庄严雄伟的轮廓,有的像是宫殿,有的像是皇冠,有的像是闪光的崖壁。

  孩子们蹦蹦跳跳撒着欢,有的像小兔,有的像小松鼠,有的像小猴,有的像小马驹。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妇女们忙开了,“通通通”、“堂堂堂”,东家、西家都在剁肉馅。

  节日的吐鲁番街头,到处是金子般的哈密瓜、翠玉般的西瓜、珍珠般的葡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旦》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38480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