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服饰

正文 侗族服饰 (更新时间:2004-1-27 19:41:00 本章字数: 1944) 侗族的服饰,以居住的地域划分,可大致分南北两种类型,各具特色。

北部地区由于水陆交通较为便利,生产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

因此,男子服饰的演变与汉族服饰基本相似。

唯妇女的服饰除县城外,仍保持着传统的特色。

以锦屏县平秋侗族服饰为例:平秋地区妇女服饰的盛装,其穿着的布料从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种靛印染、缝纫织绣都是妇女一手操作,展示了她们的勤劳与智慧。

外衣大多为青色,右衽圆领,钭襟开扣,托肩彩色滚边,衣长至大腿中部、衣脚有红色内套露出。

衣袖平手膀,袖口镶花边。

腰系彩色腰带的背后有两条带幛,随着人物走动而翩翩起舞。

内衣为白色或月兰色,袖长超过外衣袖口露在手碗上。

下身穿青色裤子,脚踏翘鼻绣花布鞋。

头饰和银饰是平秋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

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

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

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

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

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

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

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南部侗族地区的服饰则迥然不同。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古老的裙装。

南侗善绣,服饰极为精美,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

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百褶裙,脚蹬翘头花鞋。

髻上饰环簪、银钗、头戴盘龙舞凤的银冠,并佩戴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系腰带,银腰萎,青布包头,下着宽大长裤,穿草鞋或赤脚。

盛装时穿古老的、百鸟衣、银朝衣、月亮衣等等。

侗族螺丝衣:黎平茅贡侗族螺丝衣是古老的盛装,现已不多见。

因纹饰卷曲如螺丝,被称为“螺丝衣”,其刺绣精致,图案结构完美。

以侗族民间信仰来看,此螺丝纹应当为龙纹。

与此衣相配的是花带帘裙。

侗族银朝衣:黎平银朝侗族古老的盛装,绣饰精美华丽,婚嫁及重大活动时穿用,现今犹存其富丽堂皇的光彩。

叶片式帘裙,令人追忆起原始时代人们编草叶为裙的情景。

帘裙上绣饰的“滚圆形龙纹”,反映出侗族对龙蛇的崇拜。

榕江县里仁地区的服饰,挽发鬓于头顶,发鬓稍大、偏左侧,戴较大银耳环和银项圈。

上衣青色,大襟无领,衣袖宽大,胸前沿开襟边有效大面积的刺绣花纹。

衣袖中部有两条装饰带,上为蓝缎,下为织花带各宽寸许。

着中裙、青色,百褶,长及翘下三寸处。

系长方围腰,略比裙长,有绣花图案。

脚裹青布绑腿,穿翘尖绣花鞋。

整套服饰古色古香,刺绣花纹工艺精美,可算侗族妇女服饰中的佼佼者。

刺绣纹样多取材于山区的草虫蝴蝶等,造型生动而富于变化。

刺绣工艺为平绣,纹样四周镶有一根特制的白丝线,呈浮雕状。

从江洛香一带的姑娘夏天的盛装,头上挽髻于左侧,插木梳。

戴银耳环。

一大一小的银项圈两只,造型为对称的螺旋形。

戴银手镯及银戒子。

上衣开襟敞胸,阴丹蓝色布。

从衣领,开襟边至前后衣摆,均滚有一条宽五分的白边。

衣长及大腿中部,两侧开叉,腰两侧均缀银片,银片下各吊花带和三根丝线,长至衣摆处,三根饰线各吊三颗各色亮珠,珠下垂大红色丝束。

上衣贴身,下摆宽大。

衣袖紧细,袖口缀花边。

衣内着菱形围兜,青色,领处有对称三角形装饰图案,把姑娘的脸型衬托得更加秀美。

围兜紧身、下尖,似内衣。

穿青色细褶短裙,小腿裹青布绑腿。

脚穿花布鞋。

黎平县三龙地区的姑娘盛装,头挽鬓,偏左侧,额上围彩带银花,挽结于后。

头上插满很多鲜花、白鹤细羽或公鸡尾羽。

戴银耳环,环上镶有细圆珠,珠下垂数条细银链。

颈戴银项圈两三只。

上衣左衽开襟,襟边镶花边。

衣袖细小,袖口饰花边,袖上臂中部有图案装饰。

系方形围腰。

着青色细褶短裙。

小腿裹绑腿。

脚穿绣花鞋。

上衣、围腰、裹腿、裙子的布料均为闪光的紫色自织侗布。

黎平县龙额地区的男子服饰,头上包蓝、青、白三色的花格帕,包法呈圆环状,上大下小。

上衣为大襟,无领,短小紧身,袖小。

上衣的颜色,盛装为紫色闪光的侗布,便装为浅色或白侗布。

系方格腰带。

裤青色或与上衣用料致,裤脚宽大。

脚穿胶草鞋或草鞋。

从江县大榕地区男装,分盛装和便装,盛装包较大的头帕,用料为紫色闪光侗布,并将头帕的一端高高地翘于左侧,形如锦鸡,帕端有桃花纹样。

上衣对襟、有领、短小紧身,胸前有九颗蚕形布扣,袖小。

里穿白内衣。

着长便裤,裤脚宽大。

衣裤和头帕为一种布料。

脚穿草鞋。

便装不包头,上衣为白色对襟衣。

长裤,青色,裤脚宽大,着草鞋。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42368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