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更新时间:2004-1-17 16:25:00 本章字数: 730) 又名“满汉大席”等。

我国的一种巨型宴席。

以肴馔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据研究,起源于清代康熙时在宫中开设的“满席”与“汉席”。

当时,宫中筵席,满席分六等,汉席分三等。

其时官府来往,满族官员请汉官用汉菜,汉族官员请满官用满菜。

后来,满、汉肴馔逐渐有选择地汇于一席,以示不分彼此。

以后,在流传中不断吸取各地民间宴席及蒙、回、藏等民族食品精华,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宴会形式。

嗣后,又有“大满汉”、“小满汉”及“新满汉”之分。

满汉全席的筵生地在北京。

其中,满族肴馔为主,多烧烤菜,因而又有“烧烤席”、“满汉燕翅烧烤全席”之称。

以猪为原料的菜肴有:全猪、烤乳猪、烧小猪、野参七星肘子、白哈尔巴、烧哈尔巴等,又有干鲜果品、蜜饯甜肴、火锅类、砂锅类、涮锅类菜肴。

早期的满汉全席中,多用东北出产的原料,如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鹿筋、驼峰等,甜点与粥品,也多而精。

在乾隆时期,满汉全席主要用于新亲上门及上司入境。

嘉庆以后,民间各地的满汉全席皆不同程度地汉化,形成了以当地烹饪特色为主的满汉全席。

京、津、东北、豫、川、鲁、粤等地今日的满汉全席,实质上是我国各路菜系传统名菜精华的荟萃,其工艺难度很高的名贵肴馔,非第一流的名厨高手不能烹制。

近几十年,香港及海外中式酒楼也举办满汉全席,往往场面极尽豪华、菜点名目多借题发挥,令人观之炫目。

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烧烤席,俗称满汉全席,筵席中之无上上品也。

烤,以火干之也。

于燕窝、鱼翅诸珍错外,必用烧猪、烧方,皆以全体烧之。

酒三巡,则进烧猪,膳夫、仆人皆衣礼服而入。

膳夫奉以侍,仆人解所佩之粘刀脔割之,盛于器,屈一膝,献首座之专客。

专客起箸,簉座者始从而尝之,典至隆也。

”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55628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