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的特色饮食

鄂伦春族的特色饮食(更新时间:2004-1-18 14:22:00 本章字数: 649) 鄂伦春族定居前的食物以肉类为主,面粉与野菜次之。

他们经常吃的兽肉有:狍子肉、鹿肉、犴肉、野猪肉,其中狍子肉最多。

吃法有煮肉(乌罗仁),带骨煮至八成熟即吃;

烧肉(达拉嘎兰),出猎时没带吊锅或没有时间,将肉放在火上烧八成熟吃;

烤肉(席布兰),也是出猎时的简便吃法,把肉割成条,插在木棍上用米烤;

晒生肉干(乌立特),夏季肉不好保存时,把肉割条晒干,用时再煮;

晒肉干(库胡拉),把鹿、犴、狍子肉煮熟后切成小块晒干,以备没有鲜肉时吃;

血肠(沙阿诗),把狍子血灌入肠内,煮熟后吃,类似汉族吃猪血肠,只是没有调料;

生吃(阿斯根),生吃的有鹿、犴、狍的腰子、肝,他们主伙生吃对眼睛有好处;

熬菜(西乐),把肉切成小块和野菜放在一起炖;

杂花菜(阿苏),把狍肉和狍肺煮熟后切成小块,再把狍脑子合上,有时也放些野猪油拌着吃。

野菜春季主要是刺老芽、野鸡膀子;

秋季主要是各种蘑菇、野果,多合米煮饭。

面食的吃法有:面片(偏拉坦),将面合好赶成片煮熟拌油,或把面片放在肉汤里;

烧饼(卡拉斯克),把面合好,压扁,放在热灰里烧;

油炒面(阿拉);

油面片(图胡列);

饺子(谢好马父),年节时吃。

解放前鄂族做面饼没有擀面杖、面板,只用手捏。

他们解放前吃粮食很少,多在吃完肉以后喝点粥,只有粮食多了才吃干饭。

乌云河至嘉荫河一带的鄂伦春人,在伪满后期,由于白面奇缺,多以小米粥为主食。

建国初期即以米面为主食。

鄂伦春人往往有酒必痛饮,直至酩酊大醉。

大人小孩均会吸叶烟,待客也先拿烟。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57622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