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莫忘养生

习武莫忘养生 (更新时间:2004-1-20 14:40:00 本章字数: 2811) 武 兵 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长寿,习武者也不例外。

古往今来,有关养生的宝贵经验值得习武者学习与运用。

一、古人养生“三字经” ①孔子的“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

②老子的“三去”:老子《道德经》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

其义为去除偏激的情绪、奢侈的欲望和过分舒适懒散的生活状态,清心寡欲,不存私念。

③《黄帝内经》讲究“三有”:人想少生病或不生病必须做到“饮食有节,起在有常,劳作有序”。

④中医养生有“三寡”:总结古代养生经验,概括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

⑤古代养生家的“三慎”:养生贵在“慎食、慎药、慎情”,不要暴食,滥用药物悲喜过甚。

二、养生谨防“十六伤” 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站伤骨、久行伤筋、暴怒伤肝、思虑伤脾、忧极伤心、过悲伤肺、多恐伤肾、多泪伤血、多唾伤津、多言伤液、多食伤胃、多性伤髓。

三、科学饮食 ①食物有“四性”,进食应选择。

中医认为,食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

人们进食应有选择,这样要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食物的“四性”又分为温热和寒凉两大类。

一般讲,吃起来辛辣、暖胃的食物,大都属于温热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酒、醋、姜、蒜、辣椒、韭菜、胡萝卜、荔枝、葡萄、大枣、白糖、核桃、橘子、桃子、李子、栗子等。

食用这些食物可以起到温中、补虚、除寒的作用,适用于秋冬季节或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

吃起来爽口清凉的食物,属于寒凉性食物,如大米、小米、高梁、荞麦、绿豆、豆浆、豆腐、兔肉、螃蟹、龟、蛤、牡蛎、白菜、紫菜、油菜、竹笋、茄子、黄瓜、冬瓜、西瓜、梨、甜瓜、猕猴桃等。

食用这些食品,可以起到清热除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适宜夏秋季节或患在热情疾病的人食用。

此外,食物还有五味,即酸、甜、苦、辣、咸。

进食时要根据五味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进行合理的选择。

酸性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作用,如番茄、蜂蜜、醋、荔枝、葡萄等。

甜性食物——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如饴糖、水果(甜味)、米、面等。

苦性食物——具有泻火、消暑、清心明目的作用,如苦瓜、茶叶等。

辣性食物——具有宣散滋润、疏通血脉、运行气血、强壮筋骨、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如葱、姜、大蒜、胡椒、酒等。

咸性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如盐、大米、小米、狗肉、海产品等。

切记五味不可重,要适可而止,否则各有所伤。

酸多伤脾,甜多伤肾,苦多伤肺,辣多伤肝,咸多伤心。

②利于长寿的食品 人体所需的食品营养素可概括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脉、糖、矿物质、维生素、水和食物纤维。

依靠这些食品来满足人体正常的需要,促进健康,延续生命。

近来科学研究表明,常吃玉米等食品有利于健康长寿。

因为玉米中所含的亚油酸和纤维素分另昌大米和精面的5~6倍和6~8倍。

前才可使人体的血清胆固醇维持在正常的水平,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后者则能促进胃肠蠕动,及时清除废物,防止肠癌的发生。

此外,经常食用牛奶、酸奶、杏、核桃、洋葱、萝卜、红薯和蜂蜜等也是防癌抗癌的理想食品。

寿星的另一个饮食秘诀就是限食。

科学证明,限食可以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发病率,改善新陈代谢功能和调整内分泌功能。

因为摄取过量的食物无疑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是导至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的重要原因。

四、拥有健康的心理 ①积极进取 进取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又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有精神支柱,生活充实、心情愉快等心理状态可使人体各脏腑机能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②胸怀豁达 科学研究表明,情性开朗、虚怀若谷的习武者,比性格刚烈、脾气暴躁的长寿。

所谓“气大伤身”,发怒时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久而久之,必然危害身心健康,乃至发病身亡。

英国医学家告诫人们莫要常发脾气,因为发脾气容易患癌症。

所以习武者应培养自己豁达开朗的胸怀,正确处理人与物、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生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生活挫折、压力时,应冷静、客观地对待,积极疏导、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情,并保持开朗畅快的心境。

正如古代养生家所言“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又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都是说不贪图功名利禄、心胸开阔、无仇怨、无悲无悔就能保持心理平衡,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③乐于助人 对周围的人或事富有同情心,十分乐于帮助别人排忧解难,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延年益寿的秘诀。

据美国科学家对15000名健康人的调查得出结论:乐于助人者长寿。

在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同时,对自身的心理平衡都有极大的好处。

五、生活有规律 大凡习武者都有早起练功的习惯,在早起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每日需要8小时,习武者则更多些,这是健康的保证。

然而有些习武者搓麻将、跳舞、看电视等娱乐无度,常常通宵达旦,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练功效果及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有规律的周期变化是宇宙间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人类来讲,规律的生活就是指自身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符合其体内生理活动的节律变化。

大量调查表明,凡是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十分有规律且劳逸结合的人,不仅工作效率高,同时往往也是健康长寿者。

古代医学认为,起居作息有规律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发生疾病,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每种生物的寿命在遗传基因中都按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这一程序安排,这种生命的程序安排可以称之为“生物钟”。

每一种生物钟都有自己在遗传上规定的“时间计划”,即按“生物钟”的规律演变展现一系列的生命过程,决定着生物寿命的长短,人类寿命同样受“生物钟”的控制。

由此可见,习武者务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而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

六、脑体并用 爱学习、勤于用脑的习武者比不爱动脑的习武者寿命长,比如武术大师吴图南(105岁)、袁敬泉(102岁)等都是百岁以上的寿星,他们不仅勤修武功,同时还勤于用脑,经常读书看报、著书立说、学习绘画等,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练习武术能促进和改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从而祛病延年。

勤用脑则是最好的“脑力体操”,它能使脑血管处于舒展状态,推迟脑细胞的老化过程,延缓脑衰老。

脑是人体的中枢,有三大功能:生理调节、心理调节、智能开发。

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衰竭,所以唯有脑运动才能促进脑健康,达到真正的健康长寿。

“人乃万物之灵”,人在创造世界财富时是最聪明的,而在如何适应自然界的生活时却是不聪明的,但愿此文能够使每位习武者在适应自然界的生活中变得聪明起来,重视自身养生学问,以达健康长寿。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63405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