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枪械技术
第四十七章 关于枪械技术 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将近250年时间中,欧洲各国军队装备的都是前装滑膛枪。
自19世纪初叶开始,在新冶金学、弹道学和金属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枪械技术有了重大发展,击针后装线膛枪逐步取代了前装滑膛枪,世界进入了近代枪械时期。
这一时期枪械的进步,首先表现在来复枪的改进上。
1776年,英国的弗格森在后膛枪的基础上发明了来复枪。
由于重新设计了枪栓,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并装上了标尺,因而使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穿透力和命中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这种枪造价比较高,发射时每颗子弹都必须用木棍敲到枪管里去,使得装弹很费时间;
发射速度慢,结果直到19世纪,在欧洲国家的部队中还只是有选择地配备给少数人。
19世纪初,英国步兵最先对来复枪进行了改进,采用次口径子弹,子弹不嵌进膛线,使原来发射速率慢的缺点得到克服,于是来复枪被更多地用采装备部队。
到1823年,英国军队来复枪的订货量已达到1万枝。
l835年,普鲁士人道赖泽发明了击针后装枪。
同前装枪相比,这种枪增设了闭锁机(亦称枪机或枪门)。
闭锁机的机头与枪筒尾部密接,在射击时使火药气体不能向后面泄漏,这样就可以增大弹丸的活力和初速,提高命中精度和侵彻力。
19世纪在枪械技术方面带有革命性的改进,是火帽和圆锥形子弹的发明与应用。
1807年,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福赛思在研究雷酸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雷汞。
这种雷汞用锤一击即可爆炸,爆炸时火星通过火门引燃枪管中的发射药。
1814年出现了用这种雷汞制造的火帽,起初是以扶、锡为材料,后来改用铜。
1840至1842年,这种火帽被装于枪、炮中,从此便成为点燃发射药的基本装置。
火帽的发明,使步枪成为在任何气候下都可以便用的武器,而且大大减少了不发火的情况。
在此之前,隧发枪大约每射击7发子弹便瞎火一发;
火帽应用后,则降低为约200发才出现一发。
火帽的发明,推动了子弹的革新。
开始,火帽是与子弹分开的,使用时将火帽安装在武器击锤下面的火门上。
1823年,英国的诺顿上尉设计了一种圆锥形子弹。
这种子弹有一个中空的弹底,发射时它可以自动膨胀,封住枪膛,但英国政府没有采用。
1849年,法国人米尼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米尼式子弹,随即,法国、美国也几乎同时造出了第一批完整的子弹。
这种子弹将火帽与弹壳、弹头合为一体,弹壳为特制铜等软硬适度的金属制成,且有爆炸复合装置加以保护,通过枪门上的撞针撞击发火。
圆锥形子弹发明前,来复枪由于装药困难,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
新发明的子弹形体较小,不仅便于射手用各种姿势迅速装填,每分钟可发射6至7发;
而且由于射击后弹头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的来复线中,获得很大的旋转速度,加上空气阻力小,从而大大提高了来复枪的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
有人曾经对当时的滑膛枪与来复枪的射击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200步距离处射击,前者所费子弹相当于后者的2倍,300步处为5 倍,400步处至少lo倍。
超过400步射击距离,滑膛枪已完全失效,而来复枪在800码处还可射击较大的目标;
在1000码处,弹丸还有足够的末端能量,可穿透4英寸厚的软质松木板。
因此,有人说,与当时的其它轻武器或冷兵器相比,每个握有来复枪的士兵等于拥有一门可达同样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
正因 为如此,精度高、射程远的来复枪也就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膛枪,成为步兵的基本武器。
有的军事评堆家认为,在1850年至1860年间发明的来复枪和圆锥形子弹,与这前后出现的任何新武器技术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响。
19世纪在枪械技术方面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就是连发炮也即机枪的间世。
击针后装线膛单发枪虽然较之前装滑膛枪优越,但发射时仍需将子弹逐发装入枪膛依次射击,于是一些人便尝试创造连发枪。
1862年,美国的加特林发明了一种6管手摇机枪,用6支口径为14.7毫米的枪管安放在枪架上,射手转动曲柄,枪管依次发射。
由于这种机枪射速快、火力强,所以一经发明便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884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在前人研制活动枪机的基础上,首创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枪械各机构的自动动作,试制出一挺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的机枪,并获得专利。
由于成功地利用枪管的后坐力自动退出弹壳,又自动重新装弹入膛,使其射速大为提高,达到600发/分钟以上。
马克沁机枪口径11.25毫米,使用水冷却方式,用保弹带供弹,射程为2400码,全重约52公斤。
马克沁重机枪的研制成功,开创了自动武器的新纪元,马克沁因此被后人称为“自动武器之父”。
机枪的出现,标志着枪械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世纪后期世界著名步枪主要参数 装备年代名称口径枪重弹丸重初速有效最大射程 1871英国亨利-马梯尼11.434.131.14113001200 1871德国老毛瑟11.154.6825435600 法国哈乞开斯11.635358100800 美国黎意11.094.09273583001000 1877奥地利韦恩德尔11.1524438 比利时培来10.163.7738345200900 1881塞尔维亚步枪10.154.522.1525 1888德国老毛瑟7.923.814.646384001600 奥地利曼利夏8.015.81619 1891俄国三线步枪7.623.9913.7620 1891奥地利曼利夏- 卡尔卡诺6.510.5730 1892西班牙毛瑟7.03.9511.2700 中国快利枪8.04.3489 斯达尔式左轮手枪(TheStarrRevolver)为0.44口径,六发子弹一次装填,全重达到了3磅。
相较于柯尔特,斯达尔性能相差无几,但是采购价只为12美元。
到北站结束的时候,北方军队一共采购了2万8千只。
拉-马特(TheLeMatRevolver)也许是内战最威力的手枪之一。
一名新奥尔良的法裔机械博士JeanAlexanderFrancoisLeMat发明在1857年。
每一个左轮可以容纳9发子弹,口径为0.40和0.63两个版本,火力强大远远胜于同时期的大部分手枪。
到了1861年战争爆发的时候,JeanAlexanderFrancoisLeMat只亲自制造了300支。
其可靠的性能和猛烈的火力很快得到了南方军事当局的注意,JeanAlexanderFrancoisLeMat于是回到了法国在那里的高质量军工厂中大批量了为邦联军队制造这种拉-马特左轮抢。
到了战争结束大约1万支此类手枪被输入进了南方。
据说是斯图亚特最为喜爱的枪支。
1861斯尔费德型步枪(TheModel1861SpringfieldMusket)可能是内战中北方使用最为广泛的步枪,你可以所有的主要战斗中看见它的身影。
在北方其采购价为15美元至20美元。
单发前装式,枪膛内设有来复线,口径为0.58,使用圆锥子弹,子弹出速为每秒950英尺。
枪全长58.5英寸,全重9.25磅。
;
另配有一个长21英寸的刺刀。
随后其1863年改进型有面世。
埃菲尔德型步枪(Enfield)最初是在英格兰的埃菲尔德镇的皇家轻武器工厂制造,因此而得名。
为单次前装来复枪,口径0.577,全重9磅3盎司连同刺刀。
发射圆锥子弹,有效射程为800码,最远为1100码。
内战期间,南北双方都大量进口,战争结束的时候达到了约40万支。
韦斯尔斯来复步枪(TheWhitworthrifle)很成功地展示了英国当时杰出的工业制造水平。
此种枪支为当日南军的首先。
韦斯尔斯为单次前装来复枪,全长49英寸,口径为0.451。
他几乎是射程最长的枪支,最远可以达到1800英尺,甚至比部分火炮的射程还远。
这种步枪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枪口为六角形而非圆形,子弹也为六角形。
其杀伤力极大,这种子弹被北军诅咒般地被叫做“螺钉”更有不少北军的将领都是他的牺牲品。
1854年奥地利来福步枪(TheAustrianModel1854),在内战期间大量地被输往南方,总数约为10万支。
口径为0.54,全长54英寸。
为单发前装,使用圆锥子弹,有效射程为750英尺。
主要在内战的西部战场被大规模使用。
步用型 骑用型 斯宾塞来复步枪(Spencerrifles),可以说是北方在内战期间的最杰出的武器发明。
此抢由全金属制造,并正式使用了**引射装置。
最大的进步是为采用了后装式弹药填充,可以让士兵在快速地移动中进行速射。
它可以让北军士兵在一分钟内进行高达14次射击,而前装式步枪最多只能是每分钟三次。
口径0.49,有效射程为800码。
其有步兵型和骑用卡宾枪型。
南方当时唯一获得这种高性能步枪的手段只有通过战利品的缴获,数量极为有限。
内战期间,北军一共采购了20万支斯宾塞步兵来复枪和卡宾枪。
柯尔特轮发式来复步枪(TheColtrepeatingrifle),最早为1855年出产,不过总产量并不大。
口径分为0.40和0.64两个型号,使用圆锥子弹和纸包装弹药。
一次装填可以连续射击6发弹药。
不过可靠性不是太好,时常出现轮盘弹药卡壳的情况。
多为南方骑兵部队使用,内战期间产量不大大约为6千左右。
斯达尔骑用卡宾枪(TheStarrcarbinerifle)为骑兵专用型来福枪。
全长只有21英寸,显得十分短小,口径为0.54。
同也是很受北军欢迎的一种枪支。
全枪为弹药后装式,有效射程700码左右。
性能极为可靠安全,其不发火率极近为零,射击精度也比任何当时代的步枪要高。
威廉斯后装式速射枪(TheWilliamsbreech-loadingrapid-firegun)是内战中最早的实用型机枪类武器。
南方为这种枪支的发明者,里士满的军工厂在1861年9月成功制造。
威廉斯后装式速射枪最早在七松战役中被投入实战,效果极佳出乎南军当局的预想,之后又命令制造了至少42门此类的武器。
其孔径为1.57,可以将1磅重的弹药发射到2千码以外。
需要3名士兵来操作这个大家伙,射击频率为每分钟65次,使用纸包装弹药。
威廉斯后装式速射枪最大的问题是极容易造成枪膛过热,以至于每射击15分钟就需要进行冷却操作。
里奎式后装速射枪(Breech-loadingBillinghurst-Requabatteries)为北军当局所制造。
同样也为速射性武器。
不过其构造和南方的威廉斯有着极大的不同。
实际上它是把25支来复枪组合在了一起,射击时一一连续释放。
而在重装弹药的时候,需要把来复枪一一地从枪架拆下来各自装弹。
其口径为0.50和0.52两类,每分钟可以释放40次。
不过从机械结构来说,还是南军的威廉斯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机枪 -------------------- 制作工具:读书巴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16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