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
佛教中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
欲界包括有四大天王天,韧利天和兜率天。
色界则有大梵天、遍净天、无想天、大自在天。
帝释天——梵文为释迦提桓因陀罗,意为‘能天帝’。
一般译为帝释天或帝释。
相传世界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山顶的善见城即为帝释天统领诸天之住所。
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释天合称三十三天。
帝释就是三十三天之主。
因为帝释并不断低俗作品请删除,所以曾为求美女而与阿修罗王大战。
最后讲和,修罗王送美女给帝释,而帝释以甘露回报。
大梵天——梵文为摩诃婆罗贺摩,意即清静,离欲。
本来是印度神话中的创造神兼毁灭神。
在佛 教中,他居住于色界的初禅天,故又称为大梵天王。
同时他又是释迦的护法天王。
摩利支天——梵文是摩利支提婆。
即‘阳焰’和‘威光’之意。
本来是印度的光明女神。
相传她 是帝释的随从。
据佛经记载,她有大神通自在之法,无人能见,能知,能害,能欺骗,能责罚。
因此特别被武士所信奉,成为武士的守护神。
吉祥天——福德女神,是毗湿奴的妻子。
因为专门司掌福德,所以又称‘功德天’。
是鬼子母的女儿。
韦驮天——私建陀提婆,直译为‘阴天’。
相传释迦生前曾答应帝释,自己去世后就给帝释一颗佛牙以便供养。
当释迦去世后帝释持七彩宝瓶准备拿取佛牙,却被罗刹鬼所盗走。
韦驮天即奋起 追赶,抢回佛牙,并因而得到诸天众王的称赞。
大自在天——居住于色界之顶,为三千低俗作品请删除之主。
即印度的湿婆。
是毁灭,苦行,舞蹈之神。
五首,三眼,四手。
第三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
鬼子母神——护法二十诸天之一。
又称为欢喜母或爱子母。
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
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
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
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
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五百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喂之。
释迦闻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际,藏匿她其中一名儿女。
鬼子母回来后遍寻不获,最后只好求助释迦。
释迦劝她将心比心,果然劝化鬼子母,令其顿悟前非,成为护法诸天之一。
阿修罗——又称阿须伦,阿素罗。
含意有三:一为非天,因阿修罗有天之福,无天之德。
二为无端正,因阿修罗丑陋无比。
三为无酒,阿修罗不饮酒。
阿修罗是六道之一,又是‘八部众’之一。
生性多疑好怒,争强好胜,常与诸天争战。
阿修罗王名叫‘罗呵’,居住于须弥山北大海之底。
因见帝释由海面经过,认为帝释无礼,因而发兵大战诸天,互有胜负。
最后帝释得佛帮助而战胜,阿修罗也从此皈依佛法,成为八部众之一。
金刚,一般所说的金刚,即指四大天王。
他们各自率领八大神将守护四方天下。
住于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
毗沙门天王——毗沙门是梵文,直译为‘多闻天王’。
因传说他常去听释迦说法,所以称‘多闻’。
率领夜叉、罗刹等守护着北方郁单越洲。
他与吉祥天是兄妹,在印度神话中又是施福护财的善神。
另外他又名兜跋毗沙门天王,兜跋是古代西域的国家,后来误解为刀八,又进一步误解为八支刀。
因此多闻天王在日本就成为了镇守国土,拒退怨敌的神将。
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
居住在须弥山黄金埵,率领诸毗舍阇(颠狂鬼)主守东方弗提婆洲。
青衣,紫发,红甲,手持大刀。
增长天王——梵文为‘毗流驮迦’。
率领鸠盘荼(雍形鬼)守护南方阎浮提洲。
因据说此天王能 令他人增长善根,故名。
穿紫衣,显忿怒相,持金刚杵。
广目天王——‘毗留博叉’。
据说能以清静天眼观察守护世界,故名‘广目’。
居住于须弥山白 银埵。
能率领诸龙族及富单那(饿臭鬼),守护西方瞿耶尼洲。
臂挂黑丝,手持赤索,身穿红 衣,身上缠绕一龙。
观音又名观自在,观世音,光世音。
传说观音能显现各种化身,应不同的人变化不同外貌和身份说法救度众生,所以观音有多个化身。
本文来自中国作者素材库,原文地址: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30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