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鸿蒙
第五十四章 仙侠修真九 第一编理篇 我鸿蒙一派,直授于太上道祖,乃先天自然大道,贯通天、地、人三元丹法,为性命双修之学,故学人学此法之前,必需明理,方不至入魔道。
第一节道说鸿蒙 本门丹经云:“时空一体,性命无二,鸿蒙化气,观化无究,心物始成”,何谓“鸿蒙”?
万物天地,宇宙未生之前,称之为“鸿蒙”。
无形、无相、无动亦无静。
或曰:“混沌无极”。
应之于人身心,则曰:“清净之时”,此刻气候氤氲阴阳流转,皆未成形,待此“氤氲”运酿至一定“时机”,火候满足则鸿蒙化气,恍惚杳冥之中产生一“信”,谓之先天鸿蒙一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万物出矣,性命出也,鸿蒙之刻,万物一体,人天合一。
仙家丹道修炼,乃来源于我国古老伟大之天人合一思想,整个丹道修炼即是仿照宇宙产生之过程而修行,所谓鸿蒙化气,观化无穷也。
性命与观化 性者,吾人灵觉之观也;
命者,吾人生机之气化。
本门以观化立门,对观、化二字有特别之解,何谓观?
一为有识之观,为识神用事;
二为真观,仿佛千百万亿之灯同照一室,无影无形乃至无相,一体同照,不分彼此,此观乃鸿蒙中初现,故称之为先天真觉、元神,其体寂然不动,其用则感而邃通,又称无中妙有,吾人之真性,不神之神。
此元神虽说有层次之分,但也只不过是“用”与“通”之不同而已,其体则一也,丹道修炼之最终目的,只是将此“灵觉元神”放入阴阳造化炉中,造化烹炼至极精纯之地步,最后合于天地宇宙本体之“元神”,而修成永劫不死之元神,所谓“天地坏时,这个不坏也”。
何谓“化”,有两层含义,一为气也、意也,一为虚无、无形,所谓“一”也。
丹经有云:“存神达化”之化即为虚无无我之意。
观者,我之神,为观察者,化者,彼之神,为被察者,人类之所有文化科技思想.之发展和创生,皆来源于一觉一观。
有化,定具相应之观,有观定具相应之化,二者不可割裂,易曰“遂感而通”,于是“化”乃出也,化即观,观即化,观化合一,始入鸿蒙,能无观,即无我,能无化,即忘气。
忘我以养虚,忘气以养神。
鸿蒙内丹总诀云“观化一体,因果互变,生生不已,绵绵矣,细细矣,泛泛矣,观化无穷,用之不尽,观化合一,无观无化,无物无我。
合归虚无,归于先天至道--鸿蒙一?,其道乃成”。
鸿蒙一?浅释 鸿蒙一?者,非物质,非能量,非有,非无,非心,不可以以精粗论,亦不可以以大小论,不但凡眼不能见之,即道眼亦不可见之,行者需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中“求”之。
《悟真篇》云:“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用现代语言勉强描述为,产生宇宙万物,并维持之的一种无形“能力”。
但鸿蒙一?,虽说不可见,并不是说不可知。
鸿蒙一?虽说无可捉摸,但其用至大无刚,至微至柔,其“真用”一出,则露出“真象”,我们据此真象,自然知之,而产生所谓鸿蒙一?之说,故道经有云:“恍恍惚惚,其中有象,其中有情,其情甚真。
”丹经有云:“玄关火发”。
此即对鸿蒙一?之“真用‘的勉强语言描述,而实不可完全说明之。
故本门有云:“鸿蒙一气自虚无生”此虚无者,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神气完全合一之时,非死寂顽空、枯木顽石之“静态”也。
鸿蒙一气故又称之先天一气。
先天与后天 何谓先天,此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宇宙万物产生之前为“何”?
二是指父母未生我之前,其中又有层次可分,(一)为胎儿在母腹之时期,(二)指父母交合之初始,(三)指阴与阳转变与过渡之中和点,如白天与黑夜之交界处,极动与静之交界过渡点,生与死之中和点。
故丹经云:“物物各具一太极”,“太极有时候,有真种”,时候之意即是“真种”,有此太极之中和,万物才能生发,中和之中更有“真种”,否则,万物何以创生?
故本门有云:“事事有虚无一刻,时时有先天一点”,有中含有真无,无中自生妙有,道无所不在,三层之含义,实一以贯之,中和之态,即先天,人之先天更应于天地之先天,人身乃一小宇宙也。
所谓后天,指一切有形有象,有质之事物和东西以及层次境界,于丹道说来,最初后天指外呼吸,思虑之神、交感之精。
到高层,人身一切内外形相之运化皆为后天,其实,修至一定层次,行者定能明白,所谓先天与后天之说法皆为相对之言,唯是有为无为之区别而已,无为者先天,有为者后天。
丹经又云:“先天不得后天,无以招摄;
后天不得先天,无以变化”。
无后天阴阳之交和则无法“采取”先天一气,在父精与母血交合之时刻,必入虚无,则先天一气自归其中,如后天父母壮者而交合又得其时,则子女亦先天充足,打个比方,婴儿虽先天充足,但后天没成人强大,所以抵抗力弱,力气小,故必须补充后天营养和后天教养,而渐使其先天之能力全部显象,如力气增长,身高增长,智慧增加,否则,不补充营养,不吃不喝,则先天无以显其变化待死而已,反过来,如无婴儿之先天遗传和先天无形生?,则后天无所依托,故常有婴儿早死,儿童夭折,未老先衰之事发生,此先天不足,无论如何补充后天,皆毫无用处,反促其速死。
丹经有云:“若将有形成变化,细酒羔羊亦上升”。
只有补充先天无形之生气,才是根本。
我中华丹道,最伟大之处就在于补充先天。
于层次来说,无缘因,无条件的自虚无中而生,曰先天,故不落因果,先天而天不敢违也。
丹经云:“不忆过去,不思未来,不拟现在,三心皆无”,无为而为,佛经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皆对先天及如何进入先天而说之。
有中生有,思忆存想而得,有为而为,落于因果,称之为后天,故为天命所制,天生之必天杀之,有生有死,有命有运,是宿命的。
果真穷究至无上之根源,先天即后天,后天即无天。
先天后天,言语道断,心行灭处(另,先天后天于丹道另有特别意义)。
第二节动静之说 动分阳动与阴动,由中和趋于生长的运化称之为阳动,有放射发散之意。
由中和向衰败及死亡,归入于寂静的动,称之为阴动,有收缩之意。
静也分阳静与阴静,一为觉照合一之静,一为顽空,死寂之静。
动若无静主入其中而制之,则其动变大,成为亢阳,不可收拾,最终走向死亡。
而静若无动包之,则无以畅通和顺,而其神不清明,必入昏沉,成为浊阴,大事坏矣。
故丹经有云:“以铅制汞,以息运神”。
丹道修炼必须动静相得、相宜。
况绝大多数人,皆是动特多,而静少之又少,其神纷芸变动,未能定止,日夜操劳,无而了时,一时之内,念起念灭,心随物转,本我已迷。
故吾人之神,日为外物所夺,神去,气亦随处,神气日耗,趋于死亡。
而吾人身体也日日奔波,被物所使,神气更失,必以静来制之,故丹道入门之始,必以静主之,明白静之含义,静者在于“安”,在于“无念”,在于“休息”,静功之道,即是告诉人们最佳休息方法而掌握之,“动”用于炼气,动者在于“和顺”,在于“连续而不滞碍”,无一丝间断,庄子云:“神无隙,乃成纯气之守”,放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刀兵不能害。
此为气长生。
又“安”之意在于自然,安于连续之动而无念,所谓一灵独存是为真神,丹经而云:“内炼之道,全在于绵绵若存,勿忘勿助”。
本门认为:“无绝对静止,也无绝对运动”,任何运化和动机,都必需一“静止”的背景场所,以此暗暗隐含的无形“静止”来允许“运化”之存在和成立,此遍一切之处的“静止”即为大道一体同观之“觉照”,寂然不动,无形无象,无我之“真观”也。
静与动本一体,实不可分,由静才能体现动机、化机、丹道之要,在于静以得之,无静、无以察动,无静无以制动,丹道所有妙处之产生,都来源于一“静”。
只有“静”才能做到顺其自然,才能主宰命运,因命运本身是一种运动变化也,故修真圣典《阴符经》云:“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故制之以至静之道”,丹经有云:“其静曰元神,其动曰真意”。
修炼之士,使此后天纷芸变化之各种识神归于寂然不动之元神,使后天粗短、急促、间断之呼吸归于细长连续无滞之真息,使形体不再奔忙劳累,归于静养休息之状态。
如是神亦归于身,气亦归于身,神气形浑同一体,归于吾未生之前的“形态”,神气相抱,不分彼此,化为一气,于吾之祖气想吸相连相应,则玄牝立焉,玄关成矣。
动静合一,情性合一,性命合一。
第三节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何谓天,浑万物而为一者曰天;
分万物而为二者曰地;
合万物而为三者曰人。
天乃无形之天,地乃有实之地,人乃阴阳相间之人,人本于地而生于天,故人身亦是一小天地,人身之气候亦同于天地气候之规律,故《阴符经》有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理即地理,人心即天地之心,天机应于人机,人机反于天地之机,人身之真造化,无不合符天地之自然造化,凡人不能直接察之,唯道人知之,天地之冬至,必应于人身之冬至,天地之夏至必应于人身之夏至,凡人后知之,故称后天,道人先觉之,故曰先天。
行者果能修至自然而然之天然层次,则人身内外之精气之运化规律无不具一定之韵律而与天地气候真消息相契,合符一定的运行规迹和运化内景。
否则,说明炼已不纯,心性未清。
又如,上半月,人之无形气机趋于旺盛,此时应上弦月逐渐明朗、圆满,在此一阶段,人之性天也象中天宝月一样,逐渐明朗、清醒,精神也振奋起来,而下弦月则反之,人之气机和本性易入混浊和衰减,其中玄妙虽言语难说之,但修行之人自心能觉之,故丹经有云:“有人问我修行路,遥指天边月一轮。
”炼已精纯,性地极其洁净,就如天上无一丝云,而一轮明月常悬空中,无形无相之真气候自得之,不假丝毫作为矣,就怕人“人心不死”,而“道心难生”。
又如太阳之周期变化,太阳系之黄道应于人身之黄道,天地将雨未雨,将雷未雷之氲氤气象亦有合于人身之氤氲气机,天地有“子”时,人身亦有“子”时,此天人之机的相应,不差毫发,人身一“小天地”也,真能达到天人合一之极则,行者将与天地之情,天地之精神相往来,完全超乎后天凡俗之情,庄子曰:“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最后,悟通天心即人心,人心亦能改变天地,不在五行,不受阴阳支配,更能提契天地,把握阴阳。
第四节清静总论 中华丹道虽说异常玄妙而神秘,但总括所有精深内涵,亦不过“恬淡虚无,清静自然”这八个字而已,无甚奇异所说,行者果能把此八字理解透彻,且行之极细极微处,则还丹易于反掌,可惜大多世人不知此理,以为越奇越玄,则越为上乘法诀,谁知大道至简至易,杏林真人云:“其口诀不过半句,验证不过片响”,大道贵简,忌烦。
《老子》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丹道于迷者欲修欲繁难,对悟者,越炼越易,乃至无法无修,完全的无为。
最上乘丹法,简单圆融,以一贵之,此“一者”、清静也。
天仙口诀有云“彻始彻终,唯无念”。
所谓“火候”之说,其实是针对后天而言,先天本无“火候”,“一意精纯”即为火候之真口诀,又有所谓“微细火候”之说乃是针对每个人在不同之时,不同之地等,所现内景之不同设论说,从行者所生“内景”之情形而确定行者之后天中哪一方面或哪一步未炼至精纯,对症下药,以方治病,治后天之病,使之“清静”而已。
故古仙有云:“还丹容易,炼已最难”,此“已”即“恬淡虚无,清静自然”也,行者果得清静,则下元自无漏失而返还童体,行者果得“虚无”,自然真阳时生,天地之气时归身中,不结丹,而丹自结也。
能恬淡自入虚无,能时入虚无,“心”自易清静,心得清静,自合于自然,功修完全不假入为。
第五节丹道命功与性功之异同 丹道之命功在于炼气,属有为之法,最后归于无为自然,虽曰无为,实亦有作,丹经云:“无为也有功夫在”。
性功主于清静,以养为主,所谓静能生气,性功首先需止念,最后忘我,无我归入“虚无”。
命功主“动”,心神、心意必参入“气之运化”中,先以意随气,再以意领气,最后意即?,?即意,性功基本属于静功之道,须行者自悟,方可全明,非师能授。
命功则必需师传,否则,恐有大患,命功有极限,真胎息者为命功之极,性功无限,丹经云:“炼已无限”。
但是,静中自有动机,静到极处,心有大动,况且无静无以察动,无以制动,命中含有我之真性,炼性之时,即是炼命。
炼气之时,行者必须一心一意,不可有游丝杂念,故需行者静功达到精深之地步,方可做到一心一意,所谓:“一灵独存”,行者炼气,行气之时,因历劫以来所累之各种积习使得出现种种杂精和凡气等,如果行者性功不精纯,则不易分清谁是凡精杂气,谁是先天真气,以至认假为真,祸及本命灵根,气动,而心不动,方才为真功,气行即神行,纯以神行气,而非意识行焉,此种层次,需行者修行到处,方可明白何谓“神行”。
气动之时,行者心性不安定而飞扬散乱,杂念众生,则其气迅速变浊,不可得也。
甚或连本带利一齐为天地所夺。
又,命者,代表人的肉体方面;
性者,人的精神方面,丹经云:“神依形存”。
丹道的任何修炼皆离不开肉身,性无命不存,命无性无主,只有一具僵尸而已,谁看见顽石死尸能自觉修成而得道者,但是反过来,离开肉身谈修炼只一个无居游魂,无所凭依,皆为虚妄。
只修性不修命,一则修证无据,二则欲念难伏,降伏欲念没有把握,只修命不修性,犹如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
从人出生起,人之精神和肉体皆是相连在一起的,在某种程度上相比较而言,是先有命,后才有精神,如婴儿初生时,是先呼吸(大哭一声),渐次才有了意识精神,故丹道修炼,对大多数人说,命功重要,命功有限,性功无限,需先做到长生,才能功德圆满,才能了性,生命有限,急需延我之命,才能了性完满。
如专做性功,性未炼成,命已不存,修行到头一场空。
大道不拘于有形无形,物物皆含道性,有即无,无即有。
丹道修炼就是将此玄妙无形之“道”修炼成有形“灵感”之丹。
所谓“形神俱妙”也。
何况,仙贵有形,故需性命双修,而以命为重要。
先做到肉身长久而不坏,方可再谈“性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总之丹道命功之极则为胎息,果达真胎息之层次,则后天之命已了,以后只需入于先天中搜求和体悟即可,到此,全为性功,功修全不假人为,全为天行。
第六节口诀中之口诀――元神与真意 元神者,吾人之性体,为有中之无,无中妙有。
当天地人物未分这时,混混沌沌,无任何凭迹与因缘可寻找,无观察者,更无被观察者,动静俱无,阴阳未分,忽偶感而“动”,自混沌中凭空一惊一跳,而生出一“觉”,此即为先天真觉元神也,此一觉即是天地人物的真主宰。
此一“灵觉元神”前无所依,后无所靠,非因缘合和而生,乃无微不透遍一切处,光光净净,照耀万有之本性灵光,道书云:“神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即此灵觉元神,故丹经又云:“吾人之性乃虚空一光”。
我们修丹之士,首要之务必先弄明白此元神真觉,要认得“真”。
因此行者必先从杳杳冥冥虚极静笃之中寻找到我未生以前太虚本体,才不会落入边见和方所,庄子谓:“无何有之乡”,再于“虚无”中体悟出那先天真觉元神,由此直觉再来认识那太虚之本体。
实际上,也只有那先天真觉才能“团聚”那“太虚”。
此个元神不生不灭,出有入无,吾人本来就有。
在何时用何种方法才能体悟到?
于至阴之中,恍惚之时,此刻行者无任何知觉,在混沌无觉中,忽然有了知觉,不是思议,不是模拟,不是触物,不是触境……。
而是于杳冥冲醒而来,苟或妄为,则全体皆非,夹有丝毫暗想暗意,都非真正元神。
丹经云:“静时固非,动时亦非,其机在静极而动之初,其间只一息耳”。
普通之人,欲念纷纷,虽时有元神出现之景,但都被后天识神蒙蔽,一瞬即过,移时即非,不能知此真机。
何谓真意呢,即在此一“觉”之后,如何“保持”此一“觉”之意,禅宗有云:“何谓无念?
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即是一心一意持守此“觉”,念住此“觉”而无它念。
觉后意动,此意与觉是一是二,有别亦有相同处。
行道之人,意发之时,心中仍是无任何欲念游思,心内无有一物,此时之意谓之真意。
丹经云:“无心忽觉为真觉,一心内守为真意”,看似有别,实是一觉而已,一意而已。
真意实际就从那一觉之后,只保持纯洁一心,而无二念罢了,丹经云:“守心如一曰真人”也。
就如同一个走路之人,顺着一条大道一心往前,并没有丝毫念头要寻岔路,这就是真意,一句话顺其自然,道经云:“道法自然”,修丹全在顺其自然,但非完完全全无作为的任其自然,如一放任而漫不经心,则又可能堕入顽空,无法成就变化莫测之元神,如果执于有作,则入于魔道,害人害己。
故曰:“顺其自然,勿忘勿助,绵绵若存”。
真意有二,丹经谓:一称作已土,一称作戊土,知静之时叫已土,知动之时叫戊土。
意动而气动,神在?先,意?一体,不可分之,静而有觉?归入神谓之已土。
行者性功必须极度精纯,心中无有一点欲念,身体无有一点阴浊之气。
方可窥入并把持此元神和真意,此为不持之持,不守而守,到此地步,才能完全明白元神与真意之深刻内涵。
如行者修功之时,稍有测度,摸拟之心,则得之非真,丹经云:“不可思议也”。
丹道不过以此真意为丹头,意即?,?即意,神即?,?即神矣。
整个仙道修炼过程,无非是对此“觉意”进行反复炼养,先在身内安炉立鼎炼养,再入于天地之炉中炼养,最后入于宇宙太虚之炉鼎炼养,再入于天地之炉中炼养,最后入于宇宙太虚之炉鼎中炼养而修成旷劫不坏之元神。
故我们修丹之士,首要之务,最紧迫之事,必先对此元神、真意认得明白,方不至步入岔路。
道教内丹实修百问 正一道士:江吉清 道教文化是由中华历史,渐渐所演变形成,上继黄老思想为宗,成教于东汉末年,由张道陵所统合的民俗礼节、及各家精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的道德观念,以及生命价值尺度和修炼方针,以致形成特殊的文化传承信仰,修仙的内丹学,最早出现在黄老九鼎神丹,由黄老信仰又演变成各门派别,而根源不离黄老之术,其主旨以超凡入圣,超圣入神,出神入化为目的,故修内丹以求登真,外炼形体养命,内调性情养真,而性命双全,长生久视。
内丹又称丹鼎,为入道教的基本信仰,以天师道最为完整,天师道的内丹法则分为祀天及默朝两种,合称天人感应,进而与天合德与道合并的最高层修炼,修道并重修德,由小我的内炼,提升至大我的斋醮科仪,为人们祈福解厄,行功立德,这方面的修炼法无任何教派能取代,故天师道的道士又称为:正一神霄雷法道士,当今简称正一道士;
天师因考量到修仙必须行功立德,超度宿罪祖业才能登真的严肃考量,所以将修炼重点隐藏在科仪当中,达到动静皆宜的丹功!
所以要了解道教文化根源,必须深入创立道教的天师道,以大爱的修行原则,勿修道而弃修德,这样才能真正的登真。
近代人类形成一股炼气功热潮,也因良莠不齐,弃道德不顾,将修行的实质误解!
对人类而言并非好事,无论任何修行功夫,必须要有历史背景为依据,绝非个人经验能取代全部,但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时,饱受外国入侵,也将外国文化带入,由于经过战乱及内斗,道教文化有所破坏,民国以来,中华的文字及语言大更改,文言文改成通俗白话文,道教徒又非人人能懂文学,而道教特有的文学与儒学体制有部分不同,更造成看经文的障碍及误解,以道弟从道教内丹学的证验,集各家功法探讨,一致肯定一时端倪,在修炼上也各有所长,而本着作只限于道教天师道内丹为主,希望能满足对修行的疑问解惑,将所知的部分尽可能全数发表!
让中国人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文化知识;
将文化保存更长久,同时期待大家得到身心健康,更能有效的修行证道。
此着作为作者集十年教学经验,将一些较相关的疑问作解释,让读者更容易吸收内丹知识,当然有些专有知识及窍穴难懂;
但可参考医学丛书,也可洽询道教会,我们会真诚为您解答。
1.何为丹道?
答:丹道分为两项:即外丹与内丹,外丹指烧炼药物的研制术;
内丹指的为内修精气神,并调理魂魄性情的功夫,即性命之学,并且使魂魄和合以超越时空限制,达到与天同寿的生命目标,而内丹并非在身中凝结何种物质,而是阴阳不灭,元气不散的个人宇宙合并自然宇宙为修行重点。
2.内丹与气功是否相同?
答:气功主要是训练体能,增强免疫功能,是内丹的一部分基础,但近代气功两字已非古代「气」功的涵意,近代气功大部分与内丹无关,内丹修炼的筑基法称为气功修炼,从炼形产精到炼精化气,指的是体内三大循环系统的重建及协调工作,而近代气功修炼法只限于肺部的呼吸空气,以及肢体的规律伸展术,道教内丹法自元代以后,筑基的法则也开始失去原来面目,南北从此各异,炼精法也跟着不同。
3.炼精怎么炼呢?
答:精并非凡精,精产自肾脏,就是肾上腺所分泌的雄性激素,经曰:(顺成人,逆成仙)的隐喻,古代称为阳铅、真铅、肾水、肾精、肾气、元气,它经肾上腺分泌出后,就会流入性腺,以提供制造精子或卵子的元素,而炼精法则就是将初产的雄性激素得以控制,将它引流到特定穴位;
而搬运到脑中,古代称为还精补脑之术,脑是主控全身的器官,靠雄性激素提供养脑功能,但动物及人类一样要靠食物均衡,才能提供营养来造血造精,但要慎房中,渲泄有度才能功能正常,常闭或常泄均不能保精,常闭而不泄者恐身心失衡,渲泄不当则肾衰败精!
丹经明订:晦朔、夏冬、节令、远行、劳累、病后、初产、酒醉、大怒、晨昏、天灾、及气候不定,均不可行房中,当然更要清肠排毒以增强营养吸收,导引按摩、胎息养津,都是炼精的功夫。
4.精气神是指什么,又有何关系?
答:精气神为身里的三种珍贵物质及功能,『精』是指肾气,『气』指脑内啡,『神』是体内各器官功能,而气又指各项内分泌如:一、脑下垂,二、胸腺,三、胰脏,四、肝脏,五、骨髓,六、肾脏,七、性腺,八、甲状腺,九、松果体,十、脾脏,以及其它器官的内分泌;
神是功能的运作,古人称有功能巧妙之物为神,故中华民族之人惜物,如扫把有扫把神、门有门神、碗有碗神…等等;
但民间信仰就偏差许多!
将精误解为凡精,而造成女男不平等,什么女性修道要先转化成男体以后才有精,而男性较容易修成正果之类的错误思想!
将气也误解为呼吸吐纳,深呼吸对人体有益处,但非内丹学的气,内丹学的气必须达到无心的守窍及真正放松坐忘性情才会产出的,而非凡气;
神字更加误会;
神分为人格神,即对民族人类有所贡献者,加以纪念之人物为神,也是学习?的精神!
另一种即自然神:就是大自然的巧妙变化及人体各部器官功能互动的巧妙力量,并且无危害之分类,称为自然神,所以道教对神仙信仰和一般所认为不同。
5.修内丹是否要打通任督两脉?
答:中医治病,在把脉时才去查探脉象,脉象的变化用以探查病症,只要是活人,脉是相连相通的,不必要去打通,况且修内丹只重打通玄牝之门(命门),玄牝之门为生死之门,玄牝之门敞开后,再启发玄关窍,这两处才是修内丹要打通的穴脉。
6.玄牝之门在身体何处?
答:道教称奇妙功能的循环器官为玄,牝之为锁孔,玄牝是指身中脊髓末梢孔动,就是命门穴,此处为还精之门,为修内丹的第一窍位。
7.玄关窍是指那里?
答:玄关窍就是控制脑叶开闭之穴位,道称通明天宫;
玉皇大帝所居之府,主宰身中诸功能的神经器官!
是在脑部中央正位,上接北斗三元,下续玄天北极,为精气神的根源处,并掌握吉凶祸福之功能区!
亦称穹窿玉斗之府;
此玄关非凡夫所能开启,要有正确口诀以及醮仪祷告,待肾气足够,阳火上炽,即可开启此窍。
8.修内丹默照时,见到有强光内照是怎么回事?
答:内照之光有三种;
一、肾气足时入恍惚现金光,二、肾气上升到颅内,启发泥丸宫时现红光,三、颅内分泌脑内啡,将玄关窍开启时现出金红青三色重叠光。
当还觉得有光内照,就表示还没有进入真静,必须加强自我放松,达到物我均忘的无为。
9.静坐不久就起冷颤,全身冰冷对吗?
答:体内气血循行不良时就会如此,人太累或情绪也会造成,有时候是场地不清静也会,有时是他人带来的外感也会,所以静坐场所必须净化及布气,更要迎请护法仙真庇佑后方可静坐。
10.女性月事当中能修丹道吗?
答:月事当中只要不行气及导引肢体就好,修性情功夫无妨,包括女性怀胎受孕也同样。
11.静坐的正确姿态有几种?
答:静坐的姿态必须考虑气血循环畅通,而关键在骨胳定位问题!
坐姿影响了骨胳偏移就不能采用,骨胳移位会造成气血循行不良而致病痛,千万要当心。
12.能用睡姿炼功吗?
答:筑基到完成后,玄关窍启开后,还虚合道的功夫才能采用睡姿,除了生病者所使用的内导引则不受限制,健康者以坐姿进步较快速。
13.未成年的孩童能修内丹吗?
答:只能教以性情之学,不可教以筑基功法,会造成发育太快,体型超大,内分泌太盛的困扰,孩童的心智未成熟,决不可守窍位,否则有突变的危险。
14.只有道教学术才有魂魄学,到底魂魄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不懂魂魄就无法修内丹,更无法帮助死亡者超度!
魄是体内的阴气,魂则是阳气,当阴盛阳衰,身体就生病,魄是人的思想力,魂是人的原动力。
假设身体是一部汽车:司机就是魄,引擎就是魂,燃料就是血气,零件就是各器官,电路则是神经系统,保养打油则是内分泌系统;
一个好司机当驾驶,车就能使用久一点,所以魂魄要安定,身体才会好,魂就是本性,魄就是心性,人死亡时是魄先离体,魂随各器官腐化而归于自然,魄性冷而魂性热,所以修内丹的目的为魂魄合抱,使生命现象永不散失。
15.天体的星辰浩瀚无际,道教的天人观如何解释?
答:星辰己知也有生灭,人亦然如此,生灭是心识在设限的,心识不动就无时空约束,星辰不动则归无极,有和无只在一线间,时间是思想订定的,有无也是暂定的,凡物无一是永久不变的,只要心止念无,时空即不存在,何有物我之分呢?
所以无极与太极均同出于真空,宇宙万物同于本源,归于本源,而我们都只是人,就应该先打破时空界限为修行。
16.道教之道的信仰是什么?
答:我们称道为物我未生成的无极真空,为万物的始源,是无名称,是无作为,无性质,无形无象的能源,存在于无时无空的代名词,宇宙万物均禀道分裂而成型演化,而终归于道体,从不离开过阴阳之间,道教相信宇宙万物始于道,由无极而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定律;
因分裂而产生生与死,所以掌握阴阳消长,反逆为修,回归到原来面目,即修道,也就是阴阳未判之初,无象无质的净空世界,犹如虚静无生灭之极地。
17.修内丹和人体的丹田有关系吗?
答:修内丹就是修魂魄,魂魄即阴阳两气,充满在全身里面,而丹田俗称关元穴,就是肚脐眼,从肚脐眼的深浅可查知肾气强弱,而不是去意守丹田,更不是意守命门;
而是它处的引动关窍,身中三个丹田功能是聚气之府,方士(中医)从望、闻、声、切,来观察人体气血强弱,丹经没说过去意守,这点要认清楚!
上田聚神气,中丹聚心气,下丹聚元气,也就是三焦穴。
另外有三田,三田不是三丹田,而是脑部的三个区域统称。
18.每次静坐不久,身体就会摇晃为什么?
答:这种现象是因为气脉阻塞,元气不足及脊椎弯曲者较容易发生,气血失调,循环系统阻碍者也会;
主要是脑水平问题,静坐摇晃最不好,必须加强肢体导引术来改善。
19.修内丹会有那些特征显现在外表?
答:第一点:人会更年轻有活力,第二点:额头饱满有光泽,第三点:肢体柔软有弹性,第四点:头发乌黑亮丽,第五点:百会穴前后高崇,第六点:眼睛锐利有神光…太多太多特征了,自己去体验,假如有高级成就,头部会有灵光显现,只有道中之人才能看出。
20.经典记载,修道圆成会拔宅飞升,真的吗?
答:是真的!
凡人死亡时气脱,凡精及腔门失脱!
身体称为身宅,所谓拔宅:就是元气从脑部脱离,百会穴启开,魂魄合抱一起,并化为一气灵光飞出体外,并不是整个肉身飞走!
从灵光的色泽就可判定是否成道;
如果呈紫金光,就是天仙果位,金光为地仙,赤光为人仙,其它色彩就不是,如白色光是鬼仙,灰色为魔鬼,黑色为恶鬼…绿色更邪。
21.什么是闭关修炼呢?
答:所谓闭关修炼就是将凡事放一边,寻求内心清静,并且清肠辟谷,服食外金丹调理气血,到后半段功夫为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高级功法,闭关并非将自己关闭起来,也非不吃不喝,而是为了进入大周天所作的修炼。
22.加持会增加功力吗?
答:不合逻辑!
道教修仙法均靠累积功德,不会靠别人替代修行在输送给你,如加持有用,请大罗金仙将人人加持一下下,那世间就太平了。
23.生死天注定吗?
答: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是道教基本的造命论,假如由天注定生死,就不必去修行,所以要珍惜生命可贵,况且只有这次的活命机会。
24.人有前生来世吗?
答:前生就是父母亲,来世就是子孙;
万物为太极的分化而成,不可能投胎转世,假如有投胎转世,那一切的修行及宗教观均可停办,都是注定好好的,何必浪费时间去苦修呢?
25.修内丹会有出窍现象吗?
答:出窍分为两种:一种称为阴神出窍,阴神就是魄体,也就是意识离体,当惊恐过度或意识不守身体,如发生意外、久病昏沉、催眠术,都可能出现阴神出窍。
另一种称为阳神出窍,所谓阳神则是魂魄合一,冲举到三元北斗宫,并且气停,天地合其德,与道合真的修炼高峰,而并非精神离体,而是性情具放的真功夫,修内丹之人不得不知其理。
26.未曾修内丹者,会成仙吗?
答:老君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能成仙之定义不可误解,仙者;
逍遥于物外,安逸于三岛,心神安宁是也!
大善人安于世俗,不争于物,即是仙种,而丹道之义亦以安心为入门!
何有相异,故同出于道品,证果相同。
27.年龄太大,过了更年期,能修内丹吗?
答:除了幼童不能之外,任何年纪都可以修炼,很多得道神仙均老年还退之岁才修道,年纪大要更积极,要重视生存权利,没有第二次机会能修道。
28.内丹要多长时间学,怎样才算学成?
答:内丹教学要一年时间来学,让自己和四季相感通,能常身心健康,保持体能,心地善良就是学成。
29.修道要素食吗?
答:素食很好!
但要有均衡营养,修内丹者有一定的时间辟谷绝粮,只服丹药,比吃素食更不容易!
凡事讲求心安,并不是素食才能得道,万物全部禀道而来,万法归宗,何须苦寻真道呢?
30.修道会受魔考吗?
答:正邪都是心态构成,正心修行人,老天爷疼爱的很,那可能让邪魔来加害呢?
而别将祖业报应当成魔考,凡不顺心之事要懂得化解,别加以放大膨胀。
31.未婚女性修丹道会不孕吗?
答:绝对可以有生育能力,除非是学错方法,提早老化,将内分泌系统弄乱。
古代女子功法有斩赤龙(断除月经),是错误的,当体内的黄体素和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月事就乱,体能就老化,正确的内丹法是越炼越顺调才对!
请多研究内分泌系统。
32.修道为何特别强调度祖先?
答:我是祖先的化身,人要知恩报本,况且祖业与我息息牵连,所有的基因在我身中,为了要净除祖业,修道才能顺利,尤其是大周天的功课,祖业未除,无法通过。
33.修内丹能改运吗?
答:修内丹可改善体质,也改善气质,并且降低欲望,知足快乐,到最后成为永恒生命,请问还需要改运造运吗?
修道就是在造命了。
34.修道会变成乩童吗?
答:所有的神仙以前都没有变成乩童,也没有乩童变成神仙,这点请放心,道教没有乩童传承,如果有资料请借我研究。
35.修道之人会变成贫道吗?
答:要成为贫道不容易,贫道两字即是不贪心之道,能逍遥于物外者才有资格称自己为贫道;
而不是变成贫穷没饭吃的意思!
修道是积极事业,非悲观消极的视死如归,不贪则富,不贫则穷,心胸如大海,则能包容所有。
36.为什么道教作醮拜拜要浪费很多物资呢?
答:其实不需要浪费物资,而是民俗礼节造成浪费,立坛奉道而重宣经礼忏,所谓立坛:只是立心成愿,一切的功德在于建立诚意,量力陈设为方便,绝非铺张浪费,这点要加强民俗教育,功德主事者不明道理,才造成台湾奇特的大拜拜文化。
-------------------- 制作工具:读书巴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38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