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书体介绍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基本书体介绍 (更新时间:2004-2-6 19:12:00 本章字数: 915) 1、楷 书 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为什么叫“楷书”?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故名。

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楷模作用。

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隶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壁画,结构上更趋严整。

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

2、隶 书 有说隶书创体者是位囚犯,因此有功而被秦始皇任命为御史,沿用“隶人”身份称此书为隶书。

其实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既然有官方文书的规范字体,就有象隶书这样非官方之用的简化字体。

“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

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

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

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

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

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

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

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3、行 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自由,字体随和,极赋诗意的同时,有不失个性的体现。

4、草 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称为“章草”。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48349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