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木丰富多彩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经济林木丰富多彩 (更新时间:2004-9-26 1:43:00 本章字数: 11313) 在中国的绿色宝库中,第二大类宝藏为丰富多彩的经济林木。
在为数众多的经济林木中,面积大、分布广、产量高、栽培历史悠久和在国计民生中以及出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不下一二百种。
下面择其要者列举若干种。
1.油茶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林。
全国有油茶林366万多公顷,70多个品种,年产茶油1.5亿公斤左右。
中国劳动人民食用茶油和栽培油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油茶林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
油茶生长快,结实早,寿命长。
在土壤、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栽后三四年即开花结果,15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结果70~80年,在条件优越的地方,树龄150年以上的油茶树仍结果累累。
油茶树是“抱子怀胎”,即老果尚未摘下,新花又绽开。
南方群众称赞说:“油茶常年不空丫,老果未收开新花”。
这是别的油料树所不及的。
油茶树多数为常绿小乔木,高4~6米,胸径20~30厘米。
但也有高大的油茶树,如广东广宁县有一种红花油茶,树高达15米,胸径50厘米,堪称“油茶巨人”,单果平均重1斤左右。
油茶经济价值很高,浑身是宝。
种仁含油率为37~52%。
茶油是一种不干性油,耐贮藏,色清味香,是很好的食用油,深受产区群众欢迎。
茶油可做润滑油、防锈油、人造奶油、生发油、凡士林、肥皂、蜡烛等,亦可入药,在国际市场上颇为畅销。
茶枯可炼汽油,沤制沼气;
富含氮、磷、钾,是良好的有机肥料。
茶枯杀虫效果较好,是制造土农药的重要原料。
果壳、种壳可制活性炭、醛、栲胶和碱等。
木材可做小农具、家具等。
2.核桃 中国有核桃林近100万公顷,年产干果约1亿公斤,主要优良品种有:光皮绵核桃、隔年核桃(挡年核桃)、露仁核桃、鸡爪绵核桃、纸皮核桃、穗状核桃和早熟丰产核桃七大品种。
中国的核桃树原产新疆。
自汉朝以来,内地各省大量引种,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历史。
核桃是落叶大乔木,寿命长,二三百年生的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结果累累。
一般8~10年开始结果,20~30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一棵树产果量为50公斤左右,多的产100~500公斤。
中国核桃同扁桃、腰果、榛子并称“四大干果”。
特别是河北省卢龙县石门村的“石门核桃”,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
核桃树经济价值很高。
核桃仁既可生食,又可制作各种糕点、果脯。
用来榨油,出油率高达60~70%。
营养价值高,100克干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克,脂肪63克,碳水化合物10克,粗纤维5.8克,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核桃仁也是重要的中药,核桃仁油是高级食用油和工业用油。
核桃果壳可制活性炭;
树皮、果皮可提炼栲胶。
核桃树木材坚韧,纹理美观,是良好的军工和家具用材,用核桃木做枪托是最理想的用材。
3.文冠果 文冠果是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油料树种,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
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文冠果经济价值很高,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含油率为55~66%,油质好,色泽清,味道香,有“北方茶油”之称。
种仁还含有26.7~29.6%的蛋白质,比核桃仁还高一倍。
古书中称其果为“子本嘉果,瓤如栗子”,还是名副其实的好干果。
果油含油酸57.16%,亚油酸36.9%,饱和酸5.94%,它是制取油酸和亚油酸的好原料。
亚油酸是益寿宁(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成分之一。
所以,经常食用文冠果油,能增进身体健康。
文冠果叶含有水杨甙和黄酮醇等甾醇,对风湿病和遗尿病有一定疗效。
文冠果干型婆娑,花香多姿,初开白花,后由白变黄,由黄变红,由红变紫,绚丽多彩,是珍贵的观赏树种。
世界许多国家慕名向中国索取种子,用于美化庭院、公园。
4.油橄榄 油橄榄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木本油料树种。
常绿乔木,结果年限长达200年左右。
成年树每亩产鲜果200~400公斤,亩产油40~60公斤。
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
新中国成立前在台湾、云南、四川三省曾有少量引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64年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有15个省市区引种,其中以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北、陕西较多。
橄榄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容易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率高达94.5%以上,营养价值很高。
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85%,棕榈酸3.9%,亚油酸4%。
每克橄榄油可产9.328卡热量。
还含有许多维生素;
只有少量硬脂酸,几乎不含胆固醇,最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
在鱼肉罐头中,可用橄榄油提高质量;
在乳品工业中,可用橄榄油作脱脂奶的补充油脂;
在医药工业上,可用作各种维生素和抗菌素注射剂的溶剂。
还可用来配制各种软膏,医治轻度烧伤、烫伤,疗效很好。
5.巴旦杏 巴旦杏又名扁桃(新疆),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
原产中亚细亚、小亚细亚等地,在中国集中分布在新疆南部地区,青海、甘肃和陕西、山东等地均有栽培。
核仁含油率一般为55~61%,是一种质量高、味香、容易消化的非干性油。
是高级的食用油,也是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巴旦杏的核果是有名的干果,核仁肥大,营养丰富。
核仁中含有大量脂肪,还含蛋白质15~35%,糖2~10%,无机盐类2.9~5%。
每克核仁内含有维生素14.6~18.6毫克,并含有钙、镁、铁、钠、铜等常量和微量元素。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群众,把巴旦杏仁作为滋养品。
在医药上用途很广。
巴旦杏核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是有名的干果之一。
巴旦杏开花较早,花色美丽,是很好的城乡园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6.油棕 油棕,别名油椰子,原产热带西非,为世界主要产油树种之一,有“世界油王”之称。
每亩产油50~100公斤,最高达200公斤。
中国在1926年就已引种到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北流和云南河口等地。
油棕主要产品是棕油,其次是棕仁油。
棕油是一种棕红色的非干性油脂,含有多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含胆固醇极少,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脂。
在工业上棕油又是一种很好的铁板防锈剂。
棕仁油是夏天为透明液体、冬天为白色固体的非干性油脂,富含月桂酸,主要用于煎饼和烹饪。
棕油饼富含蛋白质,是家畜的精饲料。
7.椰子 椰子树是多年生的常绿乔木,在中国海南省称它为“摇钱树”,印度称它为“宝树”,斯里兰卡则叫它“生命之树”。
椰子树在中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椰子树终年挂果,盛果期为40年左右,陆续成熟,以6~8月最多。
一株椰子树一年可结果80~100个,外有粗皮,皮下有硬壳,壳内有浆,俗称椰汁,味甜而清凉,炎热暑天,饮用椰汁可解暑清肺,益气生津,故被人称为“树上汽水”。
椰子全身无废物,椰油富有营养,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率可达95~98%,是热带地区的主要植物食用油。
椰果肉含脂肪33%,蛋白质4%左右,可生食。
制成椰蓉、椰奶后,可配制椰子糖、椰子饼、椰子酱罐头。
椰衣纤维弹性和韧性较强,防腐性良好,可制绳索、扫把、刷子和地毯等,椰子果壳能雕制各种工艺品或作乐器。
也可提炼优质活性炭。
中国生产的椰子一部分制作椰蓉出口;
副产品椰雕是我国独特的工艺品,很受国外欢迎。
8.香榧 香榧既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著名的干果。
品种很多,主要有芝麻榧、寸金榧、米榧、圆榧等。
主要分布在苏、浙、闽、皖、湘等地。
嫁接的香榧树,早在8~9年,迟在12~15年方可开花结实, 20年后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约在百年以上,也有长达500年的树。
香榧果炒熟后松脆可口,有特殊香味,深受群众欢迎。
种子胚乳含油率为40%,含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28%。
种仁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
香榧可供药用,有止咳、润肺、消痔、驱蛔虫等功效。
香榧树皮含单宁3~6%,可提制工业用栲胶。
假种皮可提炼香榧油,含柠檬醛1.43%,芳樟脂1.7%。
香榧树边材白色,心材黄白色,纹理直,硬度适中,有弹性,不翘不裂,是造船、建筑、家具等良好用材。
香榧树姿优美,细叶婆娑,终年不萎,树干挺拔,是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
9.油渣果 油渣果,又名油瓜、猪油果(其种子榨出的油具有猪油的香味,故而得名)。
常绿藤本植物,是一种高级食用油料植物。
果实呈偏圆形,外层革质。
果仁含油率高达74.32%,比被称为世界“油王”的油棕含油率还高24.32%,含蛋白质21%,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油渣果原产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等亚洲热带地区,中国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亦有分布,人工栽培已取得成功。
10.腰果 腰果是热带地区一种主要油料树种,原产热带美洲,以巴西、印度、莫桑比克等国种植面积较大。
中国台湾省早已引种,海南省引种也已有数十年历史。
1958~1960年间,又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试种。
现在海南省已有较大面积的腰果树正常结果。
腰果主产品为坚果,通称腰果。
果仁含脂肪47%,蛋白质21%,糖22%,以及少量多种维生素。
腰果仁多用于制作巧克力和点心,并能作油炸、盐渍等食品。
营养丰富,风味超过花生,是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
腰果副产品主要有腰果壳油、果梨等。
腰果壳含油率40~50%。
这种油经理化聚合所得的油脂,性能优异,是制造高级油漆、彩色胶卷着色剂、合成橡胶、海底电缆绝缘材料等的原料。
在医药上,可用来治疗麻疯病、象皮病、鳞屑癣等病。
果梨柔软多汁,含糖11.6%,可生食,也可酿酒或制饮料。
树皮含单宁9.4%,可提取栲胶。
11.板栗 板栗树全国种植总面积为25万多公顷,有300多个品种,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区,年产板栗6679万公斤。
主产区为河北、北京、山东,有不少年产板栗果50万公斤以上的县,产量最多的可达500万公斤。
中国人民食用板栗历史最久,在西安半坡村史前文化遗址发掘中,就发现有大量栗子、榛子等果实。
人工栽培板栗树也有2000多年历史。
板栗是一年种多年收的“铁杆庄稼”。
盛果期一般50~80年,少数200多年生的老板栗树,仍然结果良好。
板栗味甜,营养价值高,自古以来被视为上等食品。
《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
据分析,板栗仁含蛋白质10.7%,脂肪7.4%,糖及淀粉70.1%,可鲜食、炒食、煮食和制做各种点心。
北京的糖炒栗子,闻名全国。
河北迁西县和北京的板栗,肉质细腻香甜,在国际市场上声誉很高,每年都有大量出口。
板栗果房含有大量单宁鞣质,可提炼栲胶;
树皮、花、果实、果壳、叶、根均可入药。
木材坚硬,抗湿、耐腐,是建筑和家具等优良用材。
叶还可养蚕。
板栗也是蜜源植物。
12.红枣 中国是世界上产红枣最多的国家。
红枣的品种、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
全国有枣林面积24万多公顷,有四五百个品种,年产鲜枣3.5亿公斤。
主要品种有金丝小枣、大枣、灰枣、相枣、圆枣、无核枣、乌义大枣等。
中国枣林分布范围较广,主产区为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地。
中国劳动人民栽培红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枣树也是旱涝保收,特别是旱年结实更多,素有“旱枣涝柿子”之说,古时候,人们常贮枣备荒。
枣树结果期早,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一年栽树,百年受益。
一般结果期达一二百年,上千年的古枣树仍有结果的。
红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鲜食、干食、生食、熟食均可。
鲜枣含糖量20~36%,干枣含糖量55~80%,并富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
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百克红枣含380~600毫克,比苹果多60~70倍。
故民间有“每月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
红枣可加工成蜜枣、乌枣、牙枣、醉枣、脆干枣等食品,可酿酒、提炼香精等。
枣树又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枣花蜜色清味香,糖分高,为优质蜜,也是传统出口商品。
红枣有重要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介绍,大枣味甘无毒,主治心腹邪气,有益气、补血、养胃、安神之功,可治疗身体虚弱之症,久服轻身延年,坚志强力。
枣叶含醋醇、小蘖碱,可治小儿时气发热、疮疖;
枣枝熬膏,可消肿毒;
枣核可治胎疮、牙疳、遗精;
树皮可祛痰、镇咳、消炎、止血;
枣树根主治关节痛、胃痛、月经不调等。
中医用药多以红枣数枚为引子,是有科学道理的。
枣树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心材呈红褐色,用途很广。
古时人们多用枣木作车轴。
王安石在《枣赋》一文中写道:“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古代用枣木作刻字印刷的木板、文印、手章等。
现在,多用来作硬木家具或雕刻各种工艺品、印章等。
13.柿子 柿树是中国的重要经济树种,品种很多,主要栽培品种有:大磨盘柿、莲花柿、绵柿、大面柿、水柿、镜面柿和大火晶柿等七大品种。
全国集中成片的柿子林有近8万公顷,年产鲜柿7000多公斤。
分布很广,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均有种植。
中国栽培柿树有悠久历史。
柿子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鲜柿含糖15~16.5%,蛋白质0.3~0.5%,维生素C7~11毫克。
有降血压、解酒、治胃病等医疗效能。
柿子除鲜食外,可加工成柿饼、柿干、柿糕、柿面,可酿酒、制醋等。
柿饼是柿子的主要加工品种,是中国的传统特产,以山东菏泽地区的“曹州耿饼”和河南荥阳地区的“广饼“为最著名,畅销国内外。
柿子切片晒干磨成面,脱成柿坯,能长期保存,灾荒年景可用来代替粮食渡荒。
群众把柿树叫做“木本粮食树”。
14.荔枝 荔枝原产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
现在,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均有荔枝占优势的原始林;
广西西南部一带石质山区,也有半野生状态的荔枝林分布。
作为果树栽培的品种,在中国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四川及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尤以广东、福建为最多。
荔枝是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余米,胸径1.3米左右,寿命很长。
福建莆田县有一株900多年生的大荔枝树,至今仍枝繁叶茂,结果不息,年产荔枝最高可达1000多公斤。
荔枝是果中佳品。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为其大唱赞歌。
“口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对荔枝的赞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亦赋诗称赞荔枝的品质:“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连生水,鲜逾桔得霜。
”成熟的荔枝不仅果肉鲜嫩,汁多味甜,而且营养丰富,含有糖、铁、钙、磷、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C、B等。
除鲜食外,还可制成荔枝罐头、荔枝干。
药用价值也高,据《本草纲目》记载:荔枝能补脑健身,治疗瘰疠疗肿,开胃益脾。
干制能补元气,是产妇及老弱者的补品。
对贫血、失眠、健忘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在盛产荔枝的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每年蝉鸣稻香的季节正是荔枝成熟之时,荔林果实累累,如花似火,把南国的江山点缀得十分壮观。
15.龙眼 龙眼也是热带果树,原产于中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
由于它在百果中久享盛名,所以在历史上一向作为皇家的贡品。
古代传说,有一年轻樵夫,一日在山中发现一种味道很美的果子,带回让其双目失明的老母品尝,其母食后,双目复明。
后人遂将此果取名为“龙眼”果。
龙眼树龄较长,生长期一般为百年左右,树冠繁茂,终年碧绿,尤其在盛夏8月龙眼成熟时,碧叶之中挂着一穗穗沉甸甸的淡黄果实,实为好看。
龙眼也叫桂圆,有230多个品种,其中有肉厚、味道甘美、外形圆饱而驰名中外的兴化桂圆;
也有肉厚、质脆、色如凝脂、晶莹润泽的“东壁”桂圆。
根据其颗粒大小,又可分为大三元、大四元、大五元、中元4种。
龙眼肉果鲜嫩,润泽晶莹,汁多味甜,清香可口,营养丰富。
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成分。
有健脾益神,养血补心的功效。
在药用上可用于治疗贫血、胃痛、久泻、崩漏等症。
龙眼树根、叶、花果均可入药。
根、干还可提取栲胶;
果实含淀粉,可酿酒,也可磨粉做家禽饲料。
花多且花期长,是极好的蜜源树种。
龙眼蜜,是蜜中珍品。
龙眼在中国以两广、海南及福建分布较多,而以福州以南诏安沿海30~60公里一带,为栽培龙眼的最佳地区。
16.油桐 油桐原产中国,国外称为“中国油桐”,是主要工业用油料树种。
全国总种植面积有133万多公顷,年产桐油1.25亿公斤,占世界总产量的80%。
长江流域是油桐主要产区,尤以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为最多。
主要品种有三年桐、千年桐等。
中国劳动人民利用和栽培油桐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传统的使用范围是:涂刷农具、家具、门窗、渔具、器皿、船舶等。
桐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高、粘着力强、耐酸、耐碱、防腐锈、绝缘性能好等特性。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桐油作为主要原料的油漆、油墨及化工、医药等产品越来越多。
1950~1979年,中国共出口桐油48万吨,平均每年出口近3万吨。
17.乌桕 乌桕是一种重要工业用油料树种,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全国总种植面积为13万多公顷,年产桕子1.4亿公斤。
甘肃、陕西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主产区为浙江,占全国年产桕子量的1/3。
乌桕子含有两种油脂:皮油和梓油(青油)。
皮油是从桕蜡中提取的固体油,梓油是从种仁中提取的液体油。
种子含油率达41%以上,每100公斤种子可出皮油25~26公斤,梓油16~17公斤。
这两种油都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皮油中含有14%甘油,从甘油中可提取环氧树脂和硝化甘油,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每113公斤皮油可提取100公斤硬脂酸,是制造汽车轮胎、电影胶片、塑料薄膜等的原料。
还可提取高级香料,制作雪花膏、香皂等。
也可制作蜡纸。
梓油是干性油(褐黄色),是油漆、油墨工业的重要配料。
尤其是淡色梓油制造的高级喷漆,具有光滑、易干燥、色泽鲜明等特点,为其它植物油所不及。
桕饼可作饲料;
桕子壳可制糠醛,是配制农药的原料。
桕叶富含单宁,可作染料,亦可养蚕;
桕花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桕树木材,纹理细致,坚韧耐用,是制作家具、农具和雕刻的好材料。
18.漆树 漆树是中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既是天然涂料树和油料树,也是一种用材树。
是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20米,胸径80厘米,经济寿命在70年以上。
中国劳动人民利用漆料和栽培漆树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舜禹时代即用生漆涂饰食具、祭器;
到西周时代用生漆涂饰车辆,并设置了征收漆林税的漆园吏。
中国的漆树分布较广,以河南、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省为最多。
生漆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年产二三百万公斤。
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每年出口量达总产量的1/6,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
中国有五大名漆,即湖北毛坝漆、竹溪漆,陕西安康漆,四川城口漆和贵州毕节漆。
其中,四川城口大木漆以色鲜艳、味酸香、抓力强、干燥快等特点而居首位。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漆声誉很高。
漆树主要产品为生漆、漆蜡、漆仁和木材。
生漆刚割出时为乳白色或灰黄色,与空气接触后变为棕红色或黑色。
在空气中容易干燥,结成黑色光亮坚硬的漆膜。
它具有优异的防潮、防腐、绝缘、耐高温、耐火、耐水浸等特性,被誉为“涂料之王”。
用生漆涂饰的家具、木器及各种工艺品,光亮美观,经久耐用。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漆器,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仍完好如新,可见生漆之奇特功能。
北京故宫中陈设的各种贵重家具、器皿等,多是用生漆涂饰的。
漆树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漆蜡(俗称漆油)和漆仁油。
漆蜡是制造肥皂和甘油的重要原料。
漆仁油是溶点较低、碘价高、不饱和程度较高的液休不干性油,可用作油漆工业的原料;
经处理后也可食用。
干漆和漆树的叶、花、果实均可入药,有止咳嗽、消瘀血、通经、杀虫之效,还可治腹胀、心腹疼痛、风寒湿痹、筋骨不利等病。
漆根和叶可作农药。
漆树的木材可作建筑、家具、细木工制品和室内装饰等用材。
据古农书记载,古人还用漆木制琴、造弓。
19.白蜡 白蜡树也是中国的特用经济树种。
主要用以放养蜡虫,生产白蜡。
白蜡树是落叶大乔木,高15米左右,分布范围很广;
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18个省、区均有分布,尤以四川省为最多,四川省乐山地区的白蜡产量约占全国的80%。
白蜡为中国著名特产,亦为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峨眉白蜡”,畅销国外。
白蜡树放养蜡虫,生产的蜡色白,无臭味,有光泽,呈结晶状。
质坚,性较脆,经久不坏。
在工业上用作着光剂;
造纸工业用作填充和上光原料;
日用工业用以制造鞋油和化妆品;
又是制造蜡布、蜡绳及防雨、防潮等物品的原料;
家具、用具、教具和地板等均可涂饰白蜡,以增加光亮、美观。
在医药上白蜡有生肌、止痛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能。
白蜡树皮入药,性苦,微寒,有泻热、明目、清肠、健胃、消炎等效能,对细菌性痢疾有良好疗效。
白蜡树木材坚韧,富有弹性,纹理通直,是良好的工具柄、船浆、运动器械等用材。
白蜡树枝条可编制各种用具、筐、篮、房笆等。
20.橡胶 橡胶树,别名巴西橡胶树、三叶橡胶树。
是热带产胶树种之一,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目前世界共有橡胶林面积近9000万亩,年产干胶约350万吨。
中国从1904年以来,分别引种到云南、海南、广东和台湾等省。
橡胶树是各种产胶植物中产胶量高、质量好、容易采割的树种。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天然橡胶,绝大部分是用这种橡胶树生产的。
橡胶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物资,它和钢铁、石油、煤炭并称为世界四大工业原料。
橡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及隔水、隔气、耐拉、耐磨等特殊性能,因而,用途非常广泛。
汽车、飞机、船舰、电缆、传送带、薄膜制品、衬垫等多种工农业机具配件,人民生活用品,都或多或少地需用橡胶。
如一辆2.5吨卡车,需要240公斤橡胶,一架飞机需要600公斤橡胶,一艘35000吨的军舰需要68000公斤橡胶。
橡胶树种子含油率为22~25%,胶子油为半干性油,可作油漆原料和肥皂。
经精炼去毒后还可食用,其营养价值与大豆油相似。
果实的木质果壳可制优质活性炭及醋酸等化工原料。
橡胶树木材可作胶合板,或锯后用硼、稀硫酸或五氯酚钠等处理防虫,可作各种家具。
橡胶木浆掺入5~10%的长纤维木浆,可制高级用纸。
21.紫胶 紫胶同白蜡一样,是紫胶虫所分泌的胶质物。
紫胶产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世界上主要生产紫胶的国家有:印度、泰国、中国、缅甸、越南、老挝和巴基斯坦。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东南部、广东和台湾等地,年产紫胶1000多吨。
放养紫胶虫的树木,通称为特用经济树种,种类很多,中国仅云南省已经发现的就有百余种,其中优质高产的寄主树就有10多种,比任何国家都多。
目前,中国胶区普遍放养的优良寄主树有5种,即牛肋巴、秧青、泡火绳、三叶豆和南岭黄檀。
紫胶的主要成分是树脂,约占总量的80%,最高含量可达85%。
紫胶有多种优良性能,它具有绝缘、粘着力强、膨胀系数小、光泽度高、防潮、防锈、防腐力强等优点。
在电气工业上是极好的绝缘材料和粘着剂;
紫胶作为塑料,最早用来制造留声机唱片;
在油漆工业上,用紫胶调制的胶漆,油刷物件易干燥,漆膜平滑,透明,光亮,耐磨,耐腐,不易脱落。
在轻工业上,印刷业用的防水油墨,制帽业用的粘合剂和硬化剂,皮革业用的润饰剂,食品业用的防腐剂和着色剂,制作礼花、复写纸和化妆品等,都需要用紫胶作原料。
紫胶在医药上早有使用,早在我国古医书上就记载有紫(音矿)或赤胶,用以治疗经血不调、牙龈出血等症,为妇科、儿科常用药,外科用它拔毒生肌、治疮止痛。
在西药上,用紫胶作内服药(特别是肠溶药物)的包衣。
牙科上安装假牙用的牙膜也需要紫胶。
22.桑树 桑树是落叶大乔木,高达20多米,胸径1米左右。
有数百个品种,大致分以下六大类:广东荆桑类、湖桑类、嘉定桑类、鲁桑类、格鲁桑类和白桑类。
桑树生长快,适应性强,遍布中国各地。
中国是世界上栽桑养蚕和穿用丝绸最早的国家,早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562~前1066年)即有甲骨文记载。
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丝绸和栽桑技术即传入南亚、中亚和欧洲。
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商贾向欧、亚贩卖丝绸所开辟的光辉道路。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于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见中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前就以绸帛为主要衣着原料。
桑树用途很广,桑叶是养蚕的最好饲料,桑蚕丝也是所有蚕丝中最好的丝,用桑蚕丝织的绸缎,更是各类绸缎中的上品,质地柔软,染色后漂亮美观,经久耐用。
桑树除以叶养蚕外,木材坚硬耐久,纹理美观,刨面有光泽,可做家具、乐器及装饰用材;
桑树皮是造纸、制绳的好原料;
桑果(俗称桑椹)可生食,比杨梅果还甜,也可入药、酿酒。
解放后,我国桑蚕事业发展很快,各地栽桑养蚕大幅度增加。
23.山苍子 山苍子又名木姜子、山鸡椒、香叶子树等,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山苍子是一种芳香油料树种,它的果、叶、根皮、花都可蒸馏芳香油。
油内含柠檬酸达70%,高级醇19.4%,有机脂肪2%。
这些化学成分发挥时与易氧化、水解的毒素接触,起化学反应,使毒素消失殆尽,粮食不受污染,故被誉为“居家良友”、“保粮灵丹”、“杀菌防虫能手”。
山苍子仁油可提炼正癸酸、月桂酸、烯酸、油酸、精甘油等多种工业原料。
叶、花、果、皮又是提炼制造特种高级化工香料紫罗兰酮和药用甲种维生素的主要原料。
前者是制造牙膏、香皂、化妆品以及糖果、饼干的好香料。
山苍子又是很好的药用植物,全株均可入药。
有祛风散寒,温肾健胃,消肿止疼等功效。
24.杜仲 杜仲为中国特有的药用树种,从树皮形态特征上看,可分为粗皮杜仲和光皮杜仲两种。
是落叶乔木,高15米,胸径40厘米。
在中国分布很广,黄河以南、五岭以北13个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产区为陕南、鄂西、湘西、川北、滇东北及贵州全境。
杜仲树皮可作药用,早在公元前中国第一部《神农本草经》上就记载了杜仲的疗效。
中国人民栽培杜仲也有上千年的历史。
杜仲树皮剥下干燥后入药,称为杜仲,是贵重药材(叶亦可入药)。
药性温辛无毒,有强筋骨、补肝肾、益腰膝、除酸痛的效能。
能治阴下痒湿,小便余沥或作强壮剂;
配合其他中药有安胎作用。
杜仲叶、树皮及果实均含有杜仲胶,是一种硬度胶,有高度绝缘性及粘着性,是制造海底电缆必需的材料。
杜仲木材材色洁白,材质坚韧,纹理细致匀称,无心材、边材之分,是制作家具、农具、车船和建筑的良好用材。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64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