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 (更新时间:2004-9-26 1:39:00 本章字数: 2586) 本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从冈底斯山东段和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南侧,沿嘉黎、巴青、治多、石渠、色达往北绕班玛县北界经甘肃达部、宕昌一线为本地区的北界和东北界,南面为国境,西抵仲巴,东界沿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东界越二郎山经木里至云南丽江、兰坪、泸水以北一线。
包括青海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的东部和南部,是一个呈西窄东宽的长形地带。
由雅鲁藏布江上中游防护、薪炭林区,高山峡谷水源、用材林区两个省区级林区组成。
总面积为 7 866万多公顷。
本区由于地貌复杂,地势变化大,气候多样,植被类型几乎包括了从寒温带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所有森林植被类型。
按照从东南向西北、从下向上的顺序,在藏东南地区,峡谷地段有热带雨林,分布着白刺花、仙人掌、金合欢等多刺肉质灌木丛;
往上分布着以壳斗科、樟科为主的亚热带温性常绿阔叶林;
再往上部为针阔混交林;
然后为温性针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
本林业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二大林区。
东部的川西林区和滇西北林区,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木材生产基地。
现有林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半部即横断山脉和高山峡谷区。
森林总面积1133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4.6%,森林蓄积量近27亿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占96%,多为成过熟林,其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84%和94%以上。
森林生长率低,但因单位面积蓄积量高,所以,其绝对生长量还是比较大的。
从现阶段来看,本区内雅鲁藏布江上中游防护、薪炭林区森林较少,森林经营工作亦没有较大开展,故不多作介绍。
下面仅以高山峡谷水源、用材林区为例略加说明。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包括青海南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
由大渡河上游高山峡谷水源涵养林区,澜沧江、长江高山峡谷水源涵养林区,甘肃白龙江上游水源、用材林区,四川西部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区,滇西北高山峡谷水源、用材林区,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用材、经济林区,藏东南高山峡谷经济、用材林区,横断山脉水源、用材林区等8个省级林区组成。
全区以林牧业为主。
本区森林植被以亚高山针叶林为主体,海拔2 400~3 600米范围内主要为亚高山针叶林。
下部阳坡为高山松和油松林,阴坡和半阴坡或沟谷中分布有铁杉林与多种槭、桦形成的针阔混交林。
上部组成的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多为云、冷杉组成的纯林或混交林。
其上部有红杉林或圆柏林。
本区林业用地为2 333万多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约为11 33万多公顷,约占本区林业用地面积的48%多,森林覆盖率为 17.7%。
另有疏林 13 3万多公顷,灌木林800万公顷。
本区森林总蓄积量为26.8亿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约为25.7亿立方米,占全国林分蓄积总量的29.7%。
本区森林蓄积量大部分在川西、藏东南一带,约占全区的84.7%。
本区用材林多,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75%和84.3%;
防护林面积占18.4%,蓄积量占15.1%;
薪炭林和特用林都很少。
本区森林以天然起源的成过熟林为主,如川西高山峡谷区,天然林中的成过熟林,其面积和蓄积量都占90%以上。
用材林中也以天然成过熟林占绝对优势,平均林龄在200年以上。
在天然林中,以冷杉、云杉等为主的针叶树种蓄积量多于阔叶树种。
本区林龄结构见表1。
本区森林质量较高,树木高大稠密,平均每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6.8立方米。
青海班玛林区每亩蓄积量为25.6立方米;
察隅地区的云南松 130年生林分,每亩蓄积量为66立方米;
波密岗乡200年生的云杉林,平均树高57米,胸高直径92厘米,每亩蓄积量高达130多立方米。
这种高蓄积量林分不仅为全国其他林区所罕见,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这是本林区森林的一大特色。
[img src=''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4-09-26/a29b86df-95da-43c2-97dc-1319aa7df7b3.jpg''] 在植物分布方面,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其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带谱出现。
本区内自下而上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和滑石滩稀疏植被等多种林型。
森林中的珍稀树种,既有四川红杉、金钱槭、香果树、连香树、水青树等30多种我国特有的种类,又有铁杉、油樟、楠木、润楠、麦吊杉等十几种重要经济用材树种。
药用植物也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麻黄、天麻、黄连、竹节、三七、川党参、川贝母、大黄等四五十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对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的川西林区和滇西北林区进行了开发利用,先后在这两个林区建立了几十个林业企业局(属于川西林区的有20多个,属于滇西北林区的有18个),已为国家生产了上亿立方米的优良用材,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
本地区的森林在大西南地区的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四川盆地和云南高原广大农区的绿色屏障,又是长江上游各支流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的天然蓄水库。
保护和经营好本区现有森林并尽可能地扩大森林面积,不仅关系到川、滇两省的工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而且对长江中、下游的农业与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有重大关系。
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对这一大林区的森林经营管理不可等闲视之。
从现在起,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扭转过来,坚决实行“以营林为基础,防护为主,合理经营利用”的方针。
林业发展的方向,应当以涵养水源为主,生产用材为辅。
就全区而言,防护林面积应由现在的18.4%提高到45%,用材林面积由现在的75%降为50%。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人工更新造林,大力促进天然更新;
对本区内的宜林荒山,要大力进行造林,使之尽快绿化起来。
通过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力争把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7.7%提高到32%(包括灌木林),使这个绿色屏障发挥多种效益。
本地区木材利用率低和损失浪费大,是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
首先要教育林区职工和周围群众爱惜国家森林资源,做到不随意砍伐,砍伐下来的木材不丢失浪费。
其次,国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千方百计地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工业,把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充分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65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