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乐的种类与形式

佛乐的种类与形式(更新时间:2004-1-16 17:50:00 本章字数: 1791) 一、佛乐种类   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

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   1.朝暮课诵:   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

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每月初一、十五之前加唱《宝鼎赞》)、唱《回向赞》《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诵《大吉祥天女咒》、唱《韦驮赞》。

晚课的内容和程序为:诵《阿弥陀经》(或《大忏悔文》)、蒙山施食、唱《回向偈》、《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唱《伽蓝赞》。

  2.祝圣佛事:   这类佛事主要是佛菩萨圣诞的庆祝活动,包括佛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菩萨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及祖师圆寂纪念日等。

如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即为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诞生。

据佛经记载,此日佛陀“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因此后来佛教四众弟子在纪念佛陀诞辰时亦以各种香水灌洗佛像。

浴佛仪式的程序分为八项:(1)集合僧众;

(2)迎请佛像;

(以上两项没有唱念,只有礼拜。

)(3)将佛像请回,唱《稽首皈依大觉尊》;

(4)将佛像安置于佛座,然后以香水灌沐,唱《沐浴真言》、《释迦大赞》;

(5)主法者敬致诵词;

(6)祝圣绕佛,唱《佛宝赞》、《赞佛偈》;

(7)回向皈依,唱《回向偈》、三皈依;

(8)圆满礼佛,唱《浴佛功德殊胜行》。

  佛菩萨圣诞祝仪的格式、程序基本相同,只是所用“赞”有“六句赞”和“八句赞”的区别,而曲调则完全相同。

以释迎牟尼圣诞祝仪为例:(1)唱“香赞”,即《戒定真香》;

(2)念诵,包括“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遍)、《楞严咒》、《心经》,唱“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遍);

(3)唱赞偈,有《佛宝赞》、《赞佛偈》;

(4)绕念佛号;

(5)拜愿;

(6)三皈依。

  3.普济佛事:   这类佛事是为现前之人忏悔业障、植福延龄,或为超荐先亡、救拔恶道众生而举行的。

主要有:   (1)随课普佛:随早晚课诵加入赞偈、拜愿、宣疏文等,分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两种,此略。

  (2)忏法:忏法有多种,如“净土忏”、“梁皇忏”、“千佛忏”等,此略。

  (3)瑜伽焰口:简称“焰口”。

通常用于超度亡灵,历时约四至六小时。

程序为招请、结界、施食、施水、超度等项。

以口中诵赞、偈、经文及密咒,心存观想并辅以手印,身口意三业加持。

  (4)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简称“水陆”。

是为超度普济水中、陆上一切鬼魂的大型法会,是各种佛事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佛事,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千人以上。

设有内、外各种坛场,主要有诵经、礼忏、施食施水追荐亡灵等。

水陆法会中大约有上百首曲调,有大量的散套曲牌。

二、佛乐形式   1.佛教器乐:   传统佛教器乐有南北流之分,各有不同特点。

首先是乐器编制,北方的编制主要有鼓吹三大件笙、管、笛,以及云锣、鼓、铪子、木鱼、铛、铙、钹,南方编制在北方的基础上加箫、琵琶、弦子、胡琴,因此,北方称“吹打”或“鼓吹”,南方称“丝竹”。

近代以来,较著名的寺院器乐有五台山的“鼓房”吹打乐和北京的寺院管乐,江南的“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等。

  2.佛教声乐:   佛教声乐可分为梵呗、渴、礼忏歌曲、诵经音乐和应赴音乐。

  (1)梵呗:指一切梵音歌唱,主要有赞、祝延等。

其中赞用于赞颂佛、法、僧三宝,体载分大赞、小赞。

大赞有八句和十句之分,小赞只有一种体载的曲调,叫“六句赞。

”而祝延(“祝延”本为吉庆辞语,意思是消灾吉祥、祝福延寿,后来以此命为梵呗名称。

)仅有四首词曲,世称“四大祝延”,即《唵嘛呢叭咪吽》、《唵捺摩巴葛瓦帝》、《唵阿穆伽》、《皇帝万岁万万岁》。

  (2)偈:一般四句或八句(也有更多句数的),每句字数相等。

有四、五、六、七、八、九言,常用偈的言数一般为四、五、六、七言,类似我国古体诗。

偈是佛事中重要的唱诵体载,其作用是对前面唱念内容的进一步阐发、补充和总结。

按题材分有赞佛偈、发愿偈、警众偈、回向偈等。

  (3)礼忏唱诵:即礼拜忏悔中的,主要用于圣诞祝仪、课诵普佛、忏法等佛事,最常见的有:《拜愿》和《三皈依》。

  (4)诵经:指唱诵经文、密咒的曲调。

其中密咒有《华严字母》、《普庵咒》和《音乐咒》等。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69785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