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历书

中国传统历书 历书的编制,为时甚早,可能在唐代以前,但印出来在民间发售,则是在宋代印刷术昌明以后。

在此以前,仅有手抄本,并且也只宫庭或官府方能具备。

古代的历本,多由官方印刷,明代万历年间的历书,且于封面上加印“钦天监奏准,印运大统历日颁行天下,伪造者依律处斩。

有能告捕者,官给赏银五十两,如无本监历日印信,即同私历”等字样。

  历史与政治发生关系,由来已久,近代如明国十六年张作霖在北京时,曾将年历书改成黄色封面,上绘双龙,第一页刊登他自己的肖像,算是他做“大元帅”的纪念。

官印的历书,亦分两种:一种是名间用的普通本;

一种是赏给大臣,如疆吏和藩属的官本。

苏东坡有《谢赐历日表》云:“发颁正朔,盖春秋统治之号;

郡赐玺书,亦汉家宽大之诏。

实为令典,岂是虚文”可见这种制度以及历日之名,唐宋以来早有之。

阴历的推算是中国特有的专门学术,它对于节序迁移,气候改变,和日蚀月蚀等推测,非常准确,到了清代,又有改进,增加了全国各地的日出时刻和二十四个节令时刻等等。

不过乾隆帝时,为了避“弘历”之讳,将时宪“历”改为时宪“书”,加汉满合文“钦天监时宪书印”,到新亥革命后,才恢复历书的旧名。

历书上的每一个日子下面都有注释,或宜嫁娶,或宜沐浴,或宜安床;

此外如移徒、出行、动土、疗病、扫舍宇等等,也无一不与日常生活有关。

而伐木捕捉、牧养等属于农村渔牧的范围,更是其中的主要项目。

古代天文学家之学问的深厚,可自传之多年的历法中窥之。

以前的一般家庭对其中有关“宜”、“忌”的注释,多甚信服。

此为迷信自不可待言;

但是对于农事耕种之所言必中,却又有科学的一面。

历本(通胜)的首页,乃是“春牛图”和“芒神”。

图为缩形,牛身原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

身高八尺,象征农耕八节;

尾长一尺二,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头角至腹各部分之配各种颜色,则以干支而定。

芒神原高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

手执之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个节气。

芒神的年龄老幼,视岁而定,衣服及系带之颜色,视立春之日而定。

春牛的鼻,用桑拓木为枸,枸系以神。

芒神手中之鞭为柳枝,其下缚以丝或麻苓;

丑辰戊未日用丝。

春牛与芒神所距位置亦有规矩:芒神之丝在牛前,于是前五日外立春;

立于午后,于是后五日外立春;

于牛并立者,则为是日前后五日内立春。

阳年芒神立牛只左,阴年立牛之后。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84142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