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错综复杂 白姓寻根不易

组织错综复杂 白姓寻根不易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

《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

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的¤姓后裔,当然,更是源远流长的黄帝子孙。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在当时史家的笔下,并不是一位具有好名声的人物。

不过,白氏家族之称盛于春秋时代的楚国,却是不容否认的。

  白公胜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很可能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所以到了不久之后的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像后世言治生者皆祖周时先贤白圭,他是当时的魏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人;

威风无比的秦国大将白起,则是当时的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县人。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

然后,过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

”换言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得姓历史,远超过五千年。

  这种说法,不论其可靠性如何,后来白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却的确是相当复杂和庞大的。

细细算来,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关于白氏家族的复杂组织情形,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

《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

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

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

《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   像这样错综复杂的组织情形,现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缘的真正所出,除非拥有完整的族谱,恐怕是很不容易如愿以偿的。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96903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