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方位的代称
第六十章 我国古代方位的代称 现在的地理方位是用东、南、西、北表示,在古代则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来代表。
南京的玄武湖,东晋初年被称为北湖。
“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通常指北方之神,其具体形象是龟的身上缠绕一条蛇。
因此,玄武湖实际上是北湖的意思。
此外,唐朝长安的玄武门也是指北门。
青龙是东方之神,例如位于东海之滨的历史名镇青龙镇。
此外尚有青龙河、青龙塔等,都代表着它们的位置在东方。
朱雀是南(蟹)方之神,我国众多旧城的南门均以朱雀冠名。
金陵的朱雀门、朱雀桥,长安的内街朱雀门等,都是著名的历史古迹。
白虎是西方之神。
古人因“白虎”含有贬义,所以以其作地名的甚少,常用于禁入的要地之名,如白虎堂、白虎厅、白虎庙,是以白虎之势喻之紧要,这些地名的大门都是朝西开的。
古代地理方位表示十法: 现在人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词表示地理方位,而古代则复杂得多,除了用东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大致还有以下10种方法。
1.以阴阳表示 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我国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逞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毂梁传.僖公廿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许慎《说文解字》:"阴,暗也;
水之南,山之北也。
"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进一步指出:"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水北曰阳,水南曰阴。
"带有"阴"或"阳"的地名,正是体现其地理方位,如:"华阴"在华山之北,"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淮阴"在淮水之南,"汉阳"在汉水之北"洛阳"在洛水之北…… 2.以五行表示 五行通常被认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
到了汉代,五行与地理方位组成了配合关系。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蟹)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
" 3.以五色表示 古人以青、赤、白、黑、黄五色与木、火、金、水、土五行相配,又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对应。
许慎《说文解字》:"青,东方色";
"赤,南(蟹)方色";
"白,西方色"。
在"黑"字下,段玉裁补注"北方色也"。
《论衡.验符》说:"黄色为土色,位在中央。
"明代杨慎说得明白:"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
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蟹)方也;
火生土,其色黄,故黄者中央也;
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
金生水,其色黑,故黑者北方也。
" 4.以四季表示 在古代,春夏秋冬四季也被纳入五行体系,与东西南北地理方位相对应,可互为替代,"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蟹)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文中常把"西风"称作"秋风"或"金风"。
东风 5.以四兽表示 古人以苍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兽"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即"四方四神"。
班固《白虎通义》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苍龙(青龙),以一条腾(蟹)龙为图案。
朱雀,以一只飞鸟为图案;
白虎,以一只跃虎为图案;
玄武,以一条蛇缠着一只乌龟为图案。
我国古代宫城的四方城门以及桥梁、湖泊等也常用四神兽来命名,如青(蟹)龙镇位于东海之滨。
长安、金陵等,其北门称玄武门,南门称朱雀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南京朱雀桥,东晋咸康时所建,为横跨秦淮河的浮桥,又称南航。
南京的玄武湖位于钟山之北,东晋初年曾被称为北湖。
6.以左右表示 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
魏禧《目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自江北论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
‘"(《群英会蒋干中计》)江左即江东。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扬州慢》)宋代扬州属淮南东路。
"姜伯约屡出陇右。
"(钟会《檄蜀文》)陇右即陇西。
7.以八卦表示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图形符号。
八卦排列顺序一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与地理方位的配合关系是:震代表东方,离代表南(蟹)方,兑代表西方,坎代表北方,此为"四正";
撰代表东南(蟹)方,坤代表西南(蟹)方,乾代表西北方,艮代表东北方,此为"四隅"。
8.以数字表示 数字与五行相配合也可表示地理方位。
扬雄《太玄》:"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二与七为朋(居南(蟹)方),三与八成友(居东方),四与九同道(居西方),五与十共守(居中央)。
" 9.以天干地支表示 古人把天干和五行结合起来表示地理方位,流传的口诀是:"东方甲乙木,南(蟹)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古人也用地支表示地理方位。
王莽时曾开辟一条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叫作"子午道"。
颜师古解释说:"子,北方;
午,南(蟹)方也。
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
"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假想线(经线)叫"子午线"。
卯时是日出东方时,故以"卯"表示东方;
酉时是日落西方之时,故以"酉"表示西方。
10.以星宿表示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黄道赤道两侧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察天象的标帜,称为"二十八星宿"(各星宿包含2~22恒星)。
二十八星宿以七宿为一组,共分四组,分别配以四只守护圣兽组成一套完整的星相学说: 东方苍龙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 北方玄武七宿: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 西方白虎七宿: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 南(蟹)方朱鸟七宿: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 二十八宿与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国划分天区的标准,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以此表示方位或地域。
-------------------- 制作工具:读书巴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723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