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大经典之死

人都摆脱不了生与死,有的人生得伟大,有的人死得光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与死的状态。

即使生得不怎么样,如果死得精彩也不算空来世间走上一遭。

经典的死,都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和美感。

一、屈原之死--高洁之死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只空负报国之心济世之志,却终因不能苟合于浊流而只能在江湖之远坐看国破家亡。

对一个生不逢时的人来说,有什么是比死亡更好的解脱呢?

屈原的死,是一个志士的死,是不屈的死,他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志节与倔强。

也因为这个带着不甘与愤恨的死,屈原成为文人倔强性格的象征,影响了此后无数不得志的文人。

二、关羽之死--悲壮之死 关羽的死,最经典地诠释了英雄末路的无奈,走麦城,也从此成为英雄落难的代名词。

不管是正当得意之时的红人,还是不得志的才俊,还是从未显扬的小人物,都会被关羽的悲壮遭遇所打动。

英雄无奈,从来都令人心折。

成就关羽至高声名的,不只是他的那些英雄壮举,还有他的末路悲歌。

三、诸葛亮之死--遗憾之死 诸葛孔明的死,与关羽之死,同样具有无可奈何的悲剧色彩,但诸葛亮的死,更令人泪落如倾。

一生鞠躬尽瘁,穷心竭力,却在大功将成之际撒手而去,让五丈原的秋风透出万古悲凉。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遗憾,总在别离之后。

四、绿珠--浪漫之死 她的身份很卑微,不过是豪门石崇包养的一个玩物,但她并不因之自甘堕落。

她宁愿跳楼而死也不愿意屈身侍奉那个霸道的赵王司马伦。

尽管石崇并不值得她如此忠贞,但她自有她做人的原则,而且她选择的死亡方式颇有诗意--从高楼上飘然而下,从而引发了唐人杜牧无尽的慨叹: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绿珠像落花从枝头飘洌?化作香尘重归大地。

因为她烈性而浪漫的死,成就了杜牧艳丽的诗篇,也因杜牧艳丽的诗篇,让她的死绚烂如花。

五、李师师--情义之死 说不清楚李师师的死是为了情还是为了国家大义,但她跟绿珠很相似,出身低微,活得并不荣光但死得极有内涵,令人慨叹巾帼不让须眉。

那些屈身事敌、朝秦暮楚、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七尺男儿在这些女流之辈面前不应羞愧吗?

六、岳飞--忠烈之死 岳飞死于他不懂政治,这是一个不难得出的结论,但岳飞在被十三道金牌召回京之时,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他始终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岳飞宁死也不会举兵造反去背离自己做臣子的职责与操守,这是他的死赢得人们千古同情的重要原因。

岳飞和关羽一样,因为死而成为一座丰碑。

七、文天祥--浩然之死 《过零丁洋》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无与伦比。

他感动苍天,连地名都来帮忙,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川。

他感动世人不只因为他对故国故土故民的无限依恋,还因为他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矢志不渝,毫不世俗和功利的不识时务,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气概。

一个忠臣孤子的泣血残红,谱写成一首人间绝响的正气歌。

八、谭嗣同--慷慨之死 他要以死来警醒人们:在中国,改革与革命都是要流血的,你们看到我的死,就知道应该怎么做。

赋予了自己的死如此深重的意义,谭嗣同才能如此慷慨激昂,横刀笑对苍天。

历史没有辜负他,菜市口滚落的头颅最终埋葬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谭嗣同真正赋予了死亡最伟大的意义,和他那位楚地先人屈原声气相通。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7478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