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魔兽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魔兽 饕 餮: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
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 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
《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
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
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
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
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因富贪欲故后世喻贪婪之人为“饕餮”。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 穷 奇: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
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另外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
”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
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
”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身上有五色石南叶哦)。
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 梼 杌: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
”另有一说是神名,《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
”另外有一本战国时的书名叫《梼杌》是专门记载楚史的史书。
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
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
” 浑 沌: 浑沌,即浑敦。
其状如犬,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98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