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常用人体穴道、筋脉穴道
无论是写武侠小说的,还是看武侠小说的,都常常会接触到穴道.其中的点穴功夫让我们十分向往.人身体上有哪些穴道,它们又分布在人身上的什么地方呢?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更多
盘点致残103穴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低俗作品请删除,两乳头之间......更多
精气神、经络穴位、阴阳五行
要正确理解相对论理论,必须学习易学,因为奇点物质就是易学的经络穴位物质,也就是气物质!
看了下面的文章以后,大家就会对相对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因为根据相对论理论,我们得出了宇宙物质起源于奇点物质的理论,在易学里有“气生精、无生有”理论,二者是一致的。
三大易学基本理论就是精气神理论、经络穴位理论和阴阳五行理论,其中阴阳五行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甲子、八卦六个理论。
它们是形成所有的......更多
南拳北腿
我国北方流行较广的拳术之一。
有查拳、华拳、长拳、少林、八极拳等等,其中“戳腿”被公认为“北腿”的主要代表。
“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是“北腿”的典型特点。
在套路、击技上常常是一步一腿,手领脚发,上下配套,一条腿左钩右挂。
南方的拳术一般以拳法、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北方的拳术除拳法外,注重腿法。
故有“南拳北腿”之说。
南拳,是主要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一带的拳术总称,其拳种和流派很多,如......更多
棍法、枪法
1.伏魔杖法 少林武学 2.泼水杖法 3.无上大力杵法 4.普门杖法 5.太祖棒 6.六合枪 7.降魔禅杖 8.伏魔杖法 柯镇恶武学 9.杨家枪 10.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11.疯魔杖法 12.蛇杖杖法 13.大夜*棍 14.小夜*棍 15.取经棍法 16.紧罗那王棍 17.大力金刚杖法 简长老 18.齐眉棒 赵老爵爷 19.五郎棍法 五台镖局李延豹 20.齐眉棍法 成璜 21.中平枪 花铁干 22.呼延枪法 23.岳家神枪
“枪典”
枪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器。
枪的别名叫“肩二”,《清异录》:“蜀**中隐语,枪曰‘肩二‘。
”枪亦称为‘一丈威’,《事物异志》:“隋炀帝易枪名为一丈威。
”枪的历史可以追溺到原始社会。
原始的长枪仅仅将木棒头削尖就是了。
《通俗文》:“削木伤盗曰枪。
”汉时的枪与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长木杆或竹竿为杆,装上锐长枪头,配以枪缨即制成。
相传诸葛亮制木柄枪长达两丈(约6. 7米),竹枪长达两丈五尺(约8.......更多
少林之内外轻功秘诀旨要
内外轻功秘诀旨要 由明代少林还俗武僧武尊者(隐名)所著的《内外轻功秘诀旨要》所戴之功均系少林真体,虽简实深,如能依此勤习苦练,可臻大成望各位读者,切莫因其简易而小视。
要知道简可驭繁,易而生奇啊。
因此书原文全系文言,古奥晦涩,编者特将其译为白话文,且将残破的图式重绘附上,使之更加详明易懂。
自 序 我中华大地的武学,奥妙精深。
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为内外软硬,有形无形的区别。
埃及《亡灵书》全本(二)
你的美丽是一条流动的小溪, 叫旅人驻足;
是游宴之屋,一切人 都在那里敬拜自己的神。
你的美丽是树立着圆柱的庭院 向拉低俗作品请删除着薰香。
你的脸比月光所照的 殿堂更加明亮。
你的头发掀起波涛 宛如东方的妇人, 黑如在地下 守住午夜的门户。
你的脸是天际的蔚蓝, 光亮如一块琉璃;
拉的光线照在你的脸上 ......更多
修真修炼经文文章功法古诗
美金华二首 金华朵朵鲜,无财难修炼。
不敢对人言,各自糊盘算。
访外护未遇高贤,把天机牢抱几年。
聊试验,妙更玄,凭慧剑,采先天。
今日方知,道在目前,才信金丹有正传。
吹的是无孔之笛,弹的是无弦之弦。
喜的是黄芽白雪,爱的是首经红铅。
饮的是延命仙酒,服的是返魂灵丹。
做的是壶中活计,戏的是海底金蟾。
捉将日月炉中炼,夺得乾坤鼎内煎。
这是我修行真诀,出家手段。
恨当初,俺无钱,昼夜告天也可怜;
到而今,时来......更多
道教地煞七十二术
道教地煞七十二术 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 生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 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 请仙追魂摄魂招云取日搬运嫁梦支离 寄杖断流禳灾解厄黄白剑术射覆土行 星数布阵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来 运去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死障服 导引服食开壁跃聂萌头登抄喝水卧雪 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