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安凤

作者: 徐侃 朝代: 唐代

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

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

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

八声甘州(中秋夜作)

作者: 张鎡 朝代: 宋代

叹流光迅景,百年间、能醉几中秋。

正凄蛩响砌,惊乌翻树,烟淡苹洲。

谁唤金轮出海,不带一云浮。

才上青林顶,俄转朱楼。

人老欢情已减,料素娥信我,不为闲愁。

念几番清梦,常是故乡留。

倩风前、数声横管,叫玉鸾、骑向碧空游。

谁能顾,黍炊荣利,蚁战仇雠。

中春登楼

作者: 刘兼 朝代: 唐代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

两岸烟花春富贵, 一楼风月夜凄凉。

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失手已惭蛇有足, 用心休为鼠无牙。

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岁幕还家

作者: 于邺 朝代: 唐代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

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

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

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戏文·小孙屠

作者: 萧德祥 朝代: 元代
第一出(末上白)【满庭芳】白发相催,青春不再,劝君莫羡精神。赏心乐事,乘兴莫因循。浮世落花流水,镇长是会少离频。须知道,转头吉梦,谁是百年人?雍容弦诵罢,试追搜占传,往事闲凭。想像梨园格范。编撰出乐府新声。喧哗静。伫看欢笑,和气蔼阳春。后行子弟,不知敷演甚传奇?(众应)《遭盆吊没兴小孙屠》(末再白)【满庭芳】昔日孙家,双名必达。花朝行乐春风。琼梅李氏,卖酒亭上幸相逢。从此娉为夫妇。兄弟谋苦不相从。......更多

杂剧·降桑椹蔡顺奉母

作者: 张寿卿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扮殿头官领张千上,云)淡淡濛濛映晓星,海潮捧现日东升。九重阊阖开宫殿,文武班齐贺圣明。小官殿头官是也。方今大汉,圣人在位,节俭宽洪,施恩布德,过尧舜之治化,迈汤武之宽仁。礼乐修明,彝伦叙正,感应的天下咸宁,八方肃靖。东夷西戎仰化,南蛮北狄归降。贡麟凤献瑞呈样,产禾苗丰年稔岁。自大汉以来,立社稷之坚固,保家邦之永昌。俺汉国乃建都之地,锦绣山河。到春来赏韶华霁景,步绿野红尘,往来车马争驰,......更多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更多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

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

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

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

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参考资料: 1、 玮光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3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56.78.256.432.588 2、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84.182.241.479.521.566.623.655.752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

引:拉起,提起。

银瓶:珍贵器具。

喻美好的少女。

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

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

殊:美好。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

娟:美好。

宛转:轻细弯曲状。

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

蛾:代指蝉翼。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

青梅竹马:指两小无猜的亲密。

墙头马上遥相顾。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

语(yù):告诉、倾诉。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

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

大人:指男方父母。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

聘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正妻可以主祭。

奔:私奔。

妾:偏室。

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

蘋(píng)蘩(fán):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

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

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

高堂:指父母。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

潜来:偷偷来,私奔。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参考资料: 1、 玮光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3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56.78.256.432.588 2、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84.182.241.479.521.566.623.655.752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前三句的两个比喻总体的概括了全诗意旨,那瓶沉簪折正是女子遭遣弃命运的写照。

次三句写女子年少时的美貌殊姿,以相识之前的欢悦与相识后四句横遭不幸的痛苦相对比。

再下写女子以身相许,决然私奔的过程,表现了痴情女子的天真和纯洁及为情所动的真实形态。

之后的五句叙述私奔带来的屈辱和痛苦。

“聘则为妻奔是妾”表达了没有经过礼法嘉许的结合,即使相爱情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女子愤然出走,然而天地茫茫,已经无处可归。

诗末两句凄凉悱恻,是对后世痴情女子的警策,也是女子自身屈辱悲愤的呐喊。

“痴情女子负心汉,教人如何不悲伤。

”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侍奉公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人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也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

这位重自尊的女性,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家庭。

一个追求真正爱情的弱女子是难以与强大的封建礼教相抗争的。

在那个时代,像这样一个自主追求真正爱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会受到歧视,就是回到娘家,也会被自己的父母弟妹所鄙弃,她会被看成败坏门风的不祥之物。

残酷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直接摧残着人们的身心。

因此诗人最后感叹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看似劝戒,实为叹息,诗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他的劝戒。

诗歌的基调因之也变得深沉且凝重。

  此诗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

除结尾外,整篇作品都是一个不幸女子的内心独白。

刻画她的美丽不是通过自我欣赏而是借他人口中说出,手法颇高妙。

“知君断肠共君语”,“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等语,刻画少女,贴切自然,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单纯、多情。

开头以银瓶、玉簪隐喻美丽的少女,新颖别致,托此以起兴,与下文衔接自然。

结尾仅言她出门后没有去处,不进一步描写悲剧的结局,余韵深长,发人深省。

  在这首中长篇叙事诗中,诗人用凝练的语句表现了一私奔女子的悲哀。

《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

它在题材上与古乐府中的弃妇诗类同,但其风格与情调与传统之作多有不同。

从内容上看,全诗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带有中唐都市生活的色彩,女子能有这样的机会与男子交往并能私奔,这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这是唐人都市生活中特有的一个现象。

唐朝的商业生活给青年男女的交往带来了一定自由,但传统的礼教观念却扼杀了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并制造了一些悲剧,而在这一悲剧中女子更是一个更大有受害者。

诗人取材典型,对扼杀人性的礼教提出了批判。

对不幸的女子表示了同情。

其中对礼与情之间矛盾的表现体现了中唐士人的思想个性。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也体现了中唐文人的叙事艺术的水平,诗人以女子之口叙述他们相识、私奔以及产生矛盾的整个过程,情节完整生动,极具戏剧性。

诗人着重交代矛盾的原因,细致描写女子被弃后的心理, 突出故事的悲剧性与抒情性。

诗人便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了这首长诗。

同时,也表达了告诫女子不要轻易与人私奔之情。

参考资料: 1、 高晨博.唐代叙事诗:北京大学,2004年:45-47 2、 刘航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民俗学问题: 复旦大学,2001年:8-12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

是时相遇在符离, 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

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

朝来暮去多携手, 穷巷贫居何所有。

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

偶语闲攀芳树立, 相扶醉蹋落花归。

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 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

我年渐长忽自惊, 镜中冉冉髭须生。

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更多

代鹤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渺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1112131415 共7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