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亭五首 文
枯松强钻膏,槁竹欲沥汁。
两穷相值遇,相哀莫相湿。
不知我与君,交游竟何得。
心法幸相语,头然未为急。
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
我行及初夏,煮酒映疏幂。
故乡在何许,西望千山赤。
兹游定安归,东泛万顷白。
一欢宁复再,起舞花堕帻。
将行出苦语,不用儿女泣。
吾非固多矣,君岂无一缺。
各念别时言,闭户谢众客。
空堂净扫地,虚白道所集。
其二赠写御容妙善师 文
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
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
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奉冉冉闻天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识日月角,彷佛尚记重瞳光。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书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更多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文
戏作种松 文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煮松脂法,用桑柴灰水。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更多
次韵徐积 文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文翻注译赏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
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
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
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
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参考资料: 1、 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zhà)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bìn)上残。
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乍著:刚刚穿上。
宋方潜力《蕙兰芳》:“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
一说指梅花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南州异物志》云:“沉水香出日南。
欲取,当失斩坏树着地。
积久,外皮朽烂。
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沉香。
” 参考资料: 1、 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zhà)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bìn)上残。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
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
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乍著:刚刚穿上。
宋方潜力《蕙兰芳》:“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
一说指梅花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
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
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南州异物志》云:“沉水香出日南。
欲取,当失斩坏树着地。
积久,外皮朽烂。
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沉香。
” 参考资料: 1、 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
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
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
“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
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
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
“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
“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
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
“忘”正好表明不能忘。
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
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
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
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
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
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
“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
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
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
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
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文翻注译赏
楚宫 文翻注译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湘江如泪色一般又清又深,屈原的冤魂随浪而去,他的怨恨永无绝期。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夜晚的枫树林中猿啼使人愁断肠,唯有穿着萝带的山鬼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埋在土里,身形腐败,魂魄难以招回,更用说是葬身鱼腹了。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只要楚地后人还在,谁会可惜那喂食蛟龙彩丝包的食物?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05-107 2、 董乃斌.李商隐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8-179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漻漻:水清澈貌。
楚厉:指屈原,他投沼罗江而死,无后人、无归处,古称“鬼无所归则为厉”(《左传》昭公七年),亦可称“迷魂”,即冤魂。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枫树”二句:化用屈原、宋玉原诗为句,写楚厉的生活环境。
女萝山鬼:女萝,菟丝,一种缘物而生之藤蔓;
山鬼,山中之神,或言以其非正神,故称“鬼”。
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分上有枫,目击千里今伤春心。
”屈原《九歌·山鬼》:“雷填填今雨冥冥,猿啾啾今狖夜鸣。
”《九歌·山鬼》: “若有人今山之阿,被薛荔今带女萝。
”犹难复:与“岂易招”均指难以为楚厉招魂,原因是屈子沉江后,身体腐烂了,葬身鱼腹了。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困腥臊:屈原自沉,葬身鱼腹,故日“困腥臊”。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三户:指楚人。
《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彩丝:指五彩丝线扎成的棕子。
《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沼罗死,楚人每至此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沼罗遗风也。
”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05-107 2、 董乃斌.李商隐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8-179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湘江如泪色一般又清又深,屈原的冤魂随浪而去,他的怨恨永无绝期。
漻漻:水清澈貌。
楚厉:指屈原,他投沼罗江而死,无后人、无归处,古称“鬼无所归则为厉”(《左传》昭公七年),亦可称“迷魂”,即冤魂。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夜晚的枫树林中猿啼使人愁断肠,唯有穿着萝带的山鬼相邀。
“枫树”二句:化用屈原、宋玉原诗为句,写楚厉的生活环境。
女萝山鬼:女萝,菟丝,一种缘物而生之藤蔓;
山鬼,山中之神,或言以其非正神,故称“鬼”。
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分上有枫,目击千里今伤春心。
”屈原《九歌·山鬼》:“雷填填今雨冥冥,猿啾啾今狖夜鸣。
”《九歌·山鬼》: “若有人今山之阿,被薛荔今带女萝。
”犹难复:与“岂易招”均指难以为楚厉招魂,原因是屈子沉江后,身体腐烂了,葬身鱼腹了。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埋在土里,身形腐败,魂魄难以招回,更用说是葬身鱼腹了。
困腥臊:屈原自沉,葬身鱼腹,故日“困腥臊”。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只要楚地后人还在,谁会可惜那喂食蛟龙彩丝包的食物?
三户:指楚人。
《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彩丝:指五彩丝线扎成的棕子。
《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沼罗死,楚人每至此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沼罗遗风也。
”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05-107 2、 董乃斌.李商隐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8-179
赠终南兰若僧 文
秋娘诗并序 文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锜妾。
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
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
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锜长唱此辞。
]濞即白首叛,秋亦红泪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