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翠裙腰_闺怨晓来雨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闺怨晓来雨过山横秀,野水涨汀洲。阑干倚遍空回首。下危楼,一天风物暮伤秋。【六幺遍】乍凉时候,西风透。碧梧脱叶,余暑才收。香生凤口,帘垂玉钩,小院深闲清昼。清幽,听声声蝉噪柳梢头。【寄生草】为甚忧,为甚愁?为萧郎一去经今久。玉台宝鉴生尘垢,绿窗冷落闲针锈。岂知人玉腕钏儿松,岂知人两叶眉儿皱!【上京马】他何处,共谁人携手,小阁银瓶殢歌酒。早忘了咒,不记得,低低耨。【后庭花煞】掩袖暗含羞,开樽越酿愁。闷......更多

阳春曲·闺怨

作者: 徐再思 朝代: 元代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我真后悔嫁给商人为妻,偏又命运不好,逢上了负心的郎,临走时,说是到东吴去。

三年过后,却从广州寄来了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

但较原诗来看,“闺怨”的含意更为显豁。

“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直露本色。

“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推衍。

除上举的《啰唝曲》外,如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行,却在近处。

总以行踪无定。

”看来恰恰同《啰唝曲》的“意其近行,却在远处”反了个向。

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

唐韩偓《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不怎么知名;

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点绛唇》秋千词,“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

可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庐”。

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思江南》:“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

曲中改成了“别时只说到东吴”。

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名义考》,元明时习以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

这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闺怨”的细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月照梨花(闺怨)

作者: 黄升 朝代: 宋代

昼景。

方永。

重帘花影。

好梦犹酣,莺声唤醒。

门外风絮交飞。

送春归。

修蛾画了无人问。

几多别恨。

泪洗残妆粉。

不知郎马何处嘶。

烟草萋迷。

鹧鸪啼。

拟古闺怨三首

作者: 王炎 朝代: 宋代

良人久在外,想像裁香罗。

放下金粟尺,无言颦翠蛾。

拟古闺怨三首

作者: 王炎 朝代: 宋代

为郎缝春衣,春尽郎未归。

羞见庭下花,一双胡蝶飞。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作者: 乔吉 朝代: 元代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

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

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这首《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写青楼女子晚景凄凉的景况。

曲子写道:门前柳老,难系雕鞍,车马冷落;

容颜憔悴,羞与花对。

风雨黄昏后,倍添凄凉;

楼中人虽在,已是明日黄花,再没有人识赏。

夜长愁更长。

这支小令充分表明:青楼中人,以色事人,卖笑为生,一旦年长色衰,便门前冷落,生计全无,晚年往往十分悲惨。

此曲寄托了乔吉对青楼女子的深深同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双调】春闺怨

作者: 乔吉 朝代: 元代

雪月风花收拾够也,用心用力这时节,担儿上一担担风月。

途路赊,步步些些。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

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黑海春愁浑无处躲,嫩香腻玉渐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个。

无奈何,自画双蛾,添得越愁多。

薄命儿心肠较软,道声去也泪涟涟,这些时攒下春闺怨。

离恨天,几度前,羞见月儿圆。

春闺怨

作者: 李冶 朝代: 唐代

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

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

闺怨四首

作者: 赵蕃 朝代: 宋代

风前挥珠泪,吹落春江去。

日夜只东流,何时复西溯。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

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

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

长丝藕笑郎。

12345 共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