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青哥儿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十二月正月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

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二月前村梅花开尽,看东风桃李争春。

宝马香车陌上尘,两两三三见游人,清明近。

三月风流城南修禊,曲江头丽人天气。

红雪飘香翠雾迷,御柳宫花几曾知,春归未。

四月东风园林昨暮,被啼莺唤将春去。

煮酒青梅尽醉渠,留下西楼美人图,闲情赋。

五月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

卧看风檐燕垒巢,忽听得江津戏兰桡,船儿闹。

六月冰壶瑶台天远,逃......更多

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扮东华帝君上,诗云)阆苑仙人白锦袍,海山银阙宴蟠桃。三峰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鹤背高。贫道东华帝君是也。掌管群仙籍录。因赴天斋回来,见下方一道青气,上彻九霄。原来河南府有一人,乃是吕岩,有神仙之分。可差正阳子点化此人,早归正道。这一去使寒暑不侵其体,日月不老其颜。神垆仙鼎,把玄霜绛雪烧成;玉户金关,使姹女婴儿配定。身登紫府,朝三清位列真君;名记丹书,免九族不为下鬼。阎王簿上除生死,仙吏班......更多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逢梅

作者: 方岳 朝代: 宋代

水仙婉弱山樊冗,自我视之儿女曹。

鲁直径令相伯仲,至今未敢广离骚。

春日杂书八首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长安春雪消,天地一清润。

墙东风霜枿,新叶如奋迅。

老怀轻岁月,荣谢置不问。

平生儿女心,乘间亦斗进。

微芳触鼻界,春意满方寸。

却嫌一瓶钵,事与花不应。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

作者: 王实甫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孙飞虎上,开)自家姓孙,名彪,字飞虎。

方今天下扰攘。

因主将丁文雅失政,俺分统五千人马,镇守河桥,劫掳良民财物。

近知先相国崔钰之女莺莺,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现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

我心中想来:当今用武之际,主将尚然不正,我独廉何为!

大小三军,听吾号令:人尽衔枚,马皆勒口,连夜进兵河中府!

掳莺为妻,是我平生愿足。

(下)(法本慌上)谁想孙飞虎将半万贼兵围住寺门,鸣锣击......更多

题显亲庵谨次严韵

作者: 邓肃 朝代: 宋代

寒芦败苇秋风严,魏紫妙黄春色妍。

谁能不随天地转,开阖自我古无前。

秋花忽从三月盛,引得好诗来相庆。

为见漫空儿女姿,义气稍回君子正。

我顷失鱼缘钩直,抱璞未酬不须泣。

天生我辈岂偶然,但驱百怪归篇什。

惭愧梅仙情最亲,期我看花三省身。

已趁春风聊一笑,更仿秋霜不改春。

杂剧·西游记·第四本

作者: 杨景贤 朝代: 元代
玉宇澄空卷绛绡紫云声里奏咸韶认将北斗回金柄魔利天中走一遭第十三折妖猪幻惑(猪八戒上,云)自离天门到下方,只身惟恨少糟糠。神通若使些儿个,三界神祗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搭琅地盗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显在白雾坡前。生得喙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近日山西南五十里裴家庄,有一女子,许配北......更多

赠卫八处士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相分别是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一连喝干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0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9-101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79-280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shēn)与商。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参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苍:灰白色。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访旧”句,意谓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访旧,一作“访问”。“惊呼”句:有两种理解,一为: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二为: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惊呼,一作“呜呼”。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háng)。成行:儿女众多。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未及已:还未等说完。“儿女”一作“驱儿”。罗,罗列酒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夜雨”句:与郭林宗冒雨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有关。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琼林》: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shāng)。主:主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累:接连。觞:饮酒。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会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根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的当晚写成的。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0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9-101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79-280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shēn)与商。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参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苍:灰白色。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访旧”句,意谓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访旧,一作“访问”。“惊呼”句:有两种理解,一为: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二为: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惊呼,一作“呜呼”。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háng)。相分别是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成行:儿女众多。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未及已:还未等说完。“儿女”一作“驱儿”。罗,罗列酒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夜雨”句:与郭林宗冒雨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有关。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琼林》: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shāng)。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主:主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累:接连。觞:饮酒。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一连喝干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会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根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的当晚写成的。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0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9-101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79-280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开头四句说: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    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此时俱已鬓发斑白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两句,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地难受。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很不正常。如果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强烈地暗示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故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痛伤。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当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主称”以下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动,当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长”,概括地点出了今昔感受,总束上文。这样,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末二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着明日之别,悲于昔日之别: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诗人是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   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诗写朋友相会,却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便格外见出内心的激动。但下面并不因为相会便抒写喜悦之情,而是接以“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感情又趋向沉郁。诗的中间部分,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带给诗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的语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的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上。这些,正是诗的内在沉郁的表现。如果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就可以发现,二者同样表现故人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气氛,诗人的感受和文字风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静而愉悦,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而杜甫则是悲喜交集,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因之,反映在文字上尽管自然浑朴,而仍极顿挫之致。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69-1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69-170页 .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

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泪垢添丁面,贫低举案蛾。

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

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

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

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従兹来往数,儿女自应门。

12345 共6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