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饮酒成病) 文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文
卜算子(饮酒败德) 文
饮酒 文
六十四民安在哉?
千八百国俱烟埃。
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
平生清狂今白首,芒屦布裘称野叟。
晨兴窗几网蛛丝,石洞书来饷名酒。
看月直到无月时,寻花直到花片飞;
醉中往往花压帽,邻里聚看湖边归。
先生两耳不须洗,利名不到先生耳。
狂歌起舞君勿嘲,青山白云终醉死。
晨起看山饮酒 文
八月五日夜半起饮酒作草书数纸 文
饮酒·其九 文翻注译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
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讵:岂。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清晨闻叩门,倒裳(cháng)往自开。
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好怀:好心肠。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乖:违背。
褴(lán)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褴缕: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泛指破烂的衣服。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gǔ)其泥。
尚同:同流合污。
汩:搅混。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禀气:天赋的气性。
纡(yū)辔(pèi)诚可学,违己讵(jù)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清晨闻叩门,倒裳(cháng)往自开。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
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好怀:好心肠。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
乖:违背。
褴(lán)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
褴缕: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泛指破烂的衣服。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gǔ)其泥。
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
尚同:同流合污。
汩:搅混。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
禀气:天赋的气性。
纡(yū)辔(pèi)诚可学,违己讵(jù)非迷。
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
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讵:岂。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二十 文翻注译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十二 文翻注译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罢了尚有何话说!
世俗欺我已很久。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
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
壮节:壮烈的气节。
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杜门:谓闭门不出。
杜,堵塞,断绝。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仲理:指东汉杨伦。
高风;
高尚的品格、操守。
兹:此,这里。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往:去。
指出仕。
已:止,停。
指辞官归隐。
狐疑:犹豫不决。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
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
奚,何。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摆落:摆脱。
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
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
之,往,到。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
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
壮节:壮烈的气节。
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
杜门:谓闭门不出。
杜,堵塞,断绝。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
仲理:指东汉杨伦。
高风;
高尚的品格、操守。
兹:此,这里。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
往:去。
指出仕。
已:止,停。
指辞官归隐。
狐疑:犹豫不决。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罢了尚有何话说!
世俗欺我已很久。
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
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
奚,何。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摆落:摆脱。
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
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
之,往,到。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十一 文翻译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裸葬又有何不好?
返归自然才是真。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
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称为仁:被称为仁者;
以仁德而著称。
《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
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
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gǎo)。
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
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死去何所知,称(chèn)心固为好。
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
称心:恰合心愿。
固:必。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
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裸葬又有何不好?
返归自然才是真。
裸葬:裸体埋葬。
恶:不好。
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