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岁 文
咏史十一首 文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
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更多
蓦山溪(干道戊子秋游涵碧) 文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
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名与此山俱,叹无闻、真成可笑。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杂剧·降桑椹蔡顺奉母 文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文
和乐天早寒 文
谢池春·壮岁从戎 文翻注译赏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
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
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
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
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
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
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48-449页 2、 王玲编著.陆游诗词:济南出版社,2014.04:第119-120页 3、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两卷版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320页
壮岁从戎(róng),曾是气吞残虏(lǔ)。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bìn),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狼烟”:烽火。
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戍”:守边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功名梦断,却泛扁(piān)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48-449页 2、 王玲编著.陆游诗词:济南出版社,2014.04:第119-120页 3、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两卷版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320页
壮岁从戎(róng),曾是气吞残虏(lǔ)。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bìn),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
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
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
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狼烟”:烽火。
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戍”:守边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功名梦断,却泛扁(piān)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
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
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
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48-449页 2、 王玲编著.陆游诗词:济南出版社,2014.04:第119-120页 3、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两卷版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320页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上片写词人过往的军旅生涯及感叹。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这几句是词人对南郑生活的回忆。
他那时是多么地意气风发,胸中怀抱着收复西北的凌云壮志,一身戎装,手持剑戈,乘马于胯下,随军止宿,气吞残虏。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气,颇能振奋人心。
但接着词急转直下:“笑儒冠自来多误。
”这一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感叹自已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
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习儒家思想,执著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
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词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
为排遣愁怀,他四处泛舟清游。
“漫悲歌、伤怀吊古”,虽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
词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我宽解。
他“泛扁舟吴楚”,吴楚古迹仍旧引发起他无限怀古伤今之意。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秦关”,即北国失地。
那淼淼的烟波仍不能消除词人对秦关的向往,因壮怀激烈,他至老仍旧不忘收复失地,不甘断送壮志,故闲散的隐居生活使他深感流年虚度。
这首词上片怀旧,慷慨悲壮;
下片写今,沉痛深婉。
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在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来,感人至深。
爱国之情在陆游这篇作品里频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而当词人晚年赋闲乡里,鬓白体衰之后回忆往事,更加悲恸万分,却又因无力回天,只落得无奈叹息。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48-449页 2、 蔡景仙主编.唐宋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4:第349页 3、 上官紫微编著.宋词三百首导读: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01:第200页
九章之三 哀郢 文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更多
水龙吟(和中甫九日) 文
孤烟淡淡无情,角声正送层城暮。
伤怀绝似,龙山罢后,骑台沈处。
珠履三千,金人十二,五陵无树。
叹岐王宅里,黄公垆下,空鼎鼎、记前度。
几许英雄文武。
酒不到、故人坟土。
平生破帽,几番摇落,受西风侮。
昨日如今,明年此会,俯然怀古。
便东篱甲子,花开花谢,不堪重数。
朝中措 文
于壁。
坐前数妓乞词而歌,以劝大白。
因有所感,再和前韵。
秋景 柳林幂幂暮烟斜。
秋水浅平沙。
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
星稀渐觉,东檐隐月,凉到窗纱。
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