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文
林虑灵壁名宇宙,震泽舂陵稍居後。
翟公黄鹤得数峰,对客掀髯诧奇秀。
我行新滩见益奇,千岩万窦雷雨垂。
古来岂无好事者,根株盘踞不可移。
侍郎筑堂聚众石,坐卧对之旰忘食。
千金博取直易尔,要是尤物归精识。
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门前冠盖各分党,惟有爱石心则同。
崎岖宦路多危机,凛然石友人间稀。
它时样棹华亭岸,更看全窠买鹤归。
送李愿归盘谷序 文翻注译赏
野寺后池寄友 文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文翻注译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cán),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 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
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 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cán),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 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
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 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
如果不是在语言的精炼上造诣高深,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陈太丘与友期》的精炼语言,体现在文章的始终。
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 、“乃至” 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文章的结尾,虽只客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
“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人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维妙维肖。
就在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第二层 (子斥友人)中,尽管作者用了比开头和结尾要多得多的笔墨,但文字仍然十分精炼。
单就叙述的句子来说,在叙述友人问元方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人那粗鲁无礼的性格。
而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这对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起到了绝好的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
这些人物对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句句都紧扣文章中心,紧扣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文章写友人与元方的对话有三句。
第一句“尊君在不?
”开门见山,问得直截了当,毫无谦恭之意,初露性格的鲁莽。
第二句“非人哉!
”出言不逊,当着儿子骂父亲,这是不讲礼仪的行为,再露性格的粗鲁。
第三句“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看似有理,实则无理。
不自责自己失约误期的错误,反而委过于人,怒斥对方如约而行的正确做法,这就更加暴露出友人不讲道理的性格特征。
文章写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也有三句。
第一句“待君久,不至,已去。
”这是针对友人的间话而答的。
元方不是正面回答友人提出的问题,在,还是不在。
而是先说“等君久”“不至”,再说“已去”,把父亲的 “去”与“等君久”和友人的“不至”联系起来。
这样的回答,不仅把父亲为什么走说清楚了,为后面批驳友人的怒斥作了准备,而且话中有话,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第二、三两句是对友人无理怒斥的反驳。
第二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这是针对友人强调“期行”而说的。
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日中不至”,当然就是失信了。
抓住实质,击中要害, 使友人失去辫驳的根据。
第三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是针对友人出言不逊而说的。
在指出友人“无信”的基础上,又指出友人“无礼”。
一步紧逼一步,把友人通到了无以言对的狼狈境地,以至最后不得不“惭”而“下车引之”。
由于这些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也可以看出元方—陈太丘性格的折光,是多么聪颖仁慧、知书达理。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细节微言、涵泳无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尺寸之间起波澜,与下文问答中“待君久不至,已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呼应。
友人“问”“便怒”“惭”“下车引之”,一波三折。
其间,先称 “尊君”,骤然口不择言 “非人哉”,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元方“门外戏”、一答一日、“入门不顾”,应对自如,宛若成人,表现出鲜明个性与独立人格。
不论是情节上的起伏变化,还是人物情态上的自然生动,乃至文字之下隐藏着的本真性情、坦率品质,都值得我们琢磨品味。
参考资料: 1、 李新民 玛秀芳.谈《陈太丘与友期》语言的精炼和个性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 张豪.何以“方正”?
--重读《陈太丘与友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谢兴宗惠草虫扇 文
吴僧画围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蝥,大者缠阜螽。
枯枝拥寒蜩,黄蕊黏飞蜂。
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从。
徒观飞动姿,莫睹笔墨踪。
儿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中箱。
乃知艺无小,意精神可通。
不与误图蝇,能惑紫髯翁。
子猷状弹雀,藏宝传江东。
不知古何如,此画今为雄。
人墓木已拱,其徒颇能工。
旧法存百一,要足超凡庸。
友人幸为赐,物薄意何隆。
玩之不替手,爱重心无穷。
常如对君子,穆穆......更多
当春四韵同□左丞诗 文
儿缆船并叙 文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
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
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
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沁园春 文
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
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
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
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
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
时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更多
沁园春 文
取唐人“白衣闲亦贵,何必谒天阶”之句。
友人池袭父邀予同赋,因作长短句遗之 禁鼓蓬蓬,忙杀公侯,穴城影中。
正花前豪士,宿酲未解,松间逋客,清梦才浓。
龙尾危机,犀围长物,何必飞书交子公。
人间世,只闲之一字,受用无穷。
主人窗户玲珑。
悟富贵荣华回首空。
向竹梧侧畔,聚先秦录,兰荪里许,吟晚唐风。
琴外鸿归,棋边鹭静,天把一丘荣此翁。
孙刘辈,枉百年争战,一昧雌雄。
水龙吟 余始年二十馀,岁在丁未,与故人东 文
余言,怀卫间风气清淑,物产奇丽,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
尔后事与愿违,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诗曰,梦想淇园上,春林布谷声。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园作醉乡,盖志此也。
东山高情远韵,参之魏晋诸贤而无愧,天下共知之。
不幸年逾五十,遂下世,今墓木将拱矣,雅志莫遂,令人短气。
余既沈迷簿领,颜鬓苍然,倦游之心弥切。
悠悠风尘,少遇会心者,道此真乐。
然中年以来,宦游南北,闻客谈个中风物益详熟。
顷因公事,亦一过之,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