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人边游回 [一作薛能诗]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游子新从绝塞回,自言曾上李陵台。

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

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微阳:微弱的阳光。

楚丘:楚地的山丘。

洞庭:洞庭湖。

木兰舟:木兰树所制的舟船,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

木兰舟本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

”木兰:小乔木。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广泽:广阔的大水面。

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

竟夕:整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微阳:微弱的阳光。

楚丘:楚地的山丘。

洞庭:洞庭湖。

木兰舟:木兰树所制的舟船,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

木兰舟本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

”木兰:小乔木。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

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广泽:广阔的大水面。

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

竟夕:整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

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

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

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

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

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

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日怅望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12-113 .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片:片刻,片字是“时”字的修饰语。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念:想。何:多么。滞:滞留,淹留。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微阳:斜阳。微,指日光微弱。乔木:树千高大、主干与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树皆是。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惊:因面容改变而吃惊。平昔:平素,往昔。颜:面色,容颜。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12-113 .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片:片刻,片字是“时”字的修饰语。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念:想。何:多么。滞:滞留,淹留。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微阳:斜阳。微,指日光微弱。乔木:树千高大、主干与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树皆是。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惊:因面容改变而吃惊。平昔:平素,往昔。颜:面色,容颜。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12-113 .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积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像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对于这首诗来说,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细细玩味,可以发现此诗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所以是“起得超脱,接得浑劲”(见《瀛奎律髓》纪批)。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则又失去这层好处。   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诗有情有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不凋敝的美。马戴这一首望乡之曲就是这样,它的乐音越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遥遥传来,至今仍然能挑响读者心中的弦索。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54-1255页

寄剡中友人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故人今在剡,秋草意如何。

岭暮云霞杂,潮回岛屿多。

沃洲僧几访,天姥客谁过。

岁晚偏相忆,风生隔楚波。

赠别江客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送王道士 [一作秦系诗]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真人俄整舄,双鹤屡飞翔。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霓裳云气润,石径术苗香。

一去何时见,仙家日月长。

断句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申胥任向秦庭哭,靳尚终贻楚国忧。

宿王屋天坛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 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寄广州杨参军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送韩校书江西从事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

雁背岳阳雨,客行江上春。

遥程随水阔,枉路倒帆频。

夕照临孤馆,朝霞发广津。

湖山潮半隔,郡壁岸斜邻。

自此钟陵道,裁书有故人。

12345 共1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