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送杨侍御鞫狱回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狱成冤雪晚云开,豸角威清塞雁回。

飞将送迎遥避马,离亭不敢劝金杯。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华下逢杨侍御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

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赠别江客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霁后寄白阁僧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苍翠霾高雪,西峰鸟外看。

久披山衲坏,孤坐石床寒。

盥手水泉滴,燃灯夜烧残。

终期老云峤,煮药伴中餐。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一作长安赠贾岛)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湘川吊舜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寄远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坐想亲爱远,行嗟天地阔。

积疹甘毁颜,沈忧更销骨。

迢迢游子心,望望归云没。

乔木非故里,高楼共明月。

夜深秋风多,闻雁来天末。

出塞词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

“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

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

“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

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

“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

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

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

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

“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

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

“缺宝刀”的“缺”用得好。

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

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

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

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

“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

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

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

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秋思二首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馀。

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

亭树霜霰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12345 共1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