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文
留春令 文翻注赏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从梦中刚刚醒来,隐约恍惚。
画面上面的十洲云水,宛如罩着迷雾,就象在天边。
我坐起来展开红色的信笺,给我的心上人写情书。
我只有把所有伤心的心情,告诉你。
在我们作别的那河边的高楼上,我曾多次去老地方徘徊,面对江南的千里山水,我更加凄楚。
楼下分流的水声之中,就有我当日凭栏时流下的思念的相思泪珠,我如何消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依约:依稀,隐约。
十洲:道教所传在海中十处仙境。
捻:拈取。
别浦:送别的水边。
分流水:以水的分流喻人的离别。
古乐府《白头吟》:“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凭高泪:化用冯延已《三台令》:“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起首三句,想象奇特而瑰丽,落笔颇为不俗:近在咫尺的屏风,在迷离中居然看成像天般遥远。
一实一虚,一近一远,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
“十洲”,是仙人所居、人迹罕至之地。
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载,在八方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词中例以美人为仙,美人所居为仙境,暗指所思念的人的居处。
十洲是仙灵境界,凡人无法到达,只有在梦中才能前往。
梦醒后,看到屏风上画着的山山水水,犹疑是梦中所历,更写出梦境的虚幻和醒后的怅惘,真是妙有远神,令人掩抑低徊不已。
歇拍两句写美人手执着写有无限伤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情人书信,此二句把寄人的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了词人苦恋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片是对往事的回忆,写抒情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 正在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
这里所写的不是昔时相聚的欢娱,而是别后的思念,脱出词家惯常用的上下片对比的手法,感情便越觉沉厚。
结拍两句,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
此处着意在“分流”二字。
古乐府《白头吟》:“蝶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以水东西分流,喻人们一别之后不再相见。
人倚高楼,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将离愁别绪与怀人立情抒写得深婉曲折而又缠绵悱恻,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诉衷情·小梅风韵最妖娆 文
减字木兰花·留春不住 文赏
留春不住。
恰似年光无味处。
满眼飞英。
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
学得新声难破恨。
转枕花前。
且占香红一夜眠。
留春不住。
恰似年光无味处。
满眼飞英。
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
学得新声难破恨。
转枕花前。
且占香红一夜眠。
这是一首惜春之词,感叹春光逝去得太快,而且留它不住,故而怨它薄情。
词中女子的心思很细腻,她的想法也很独特。
春天过去,她就觉得“年光无味”了,如何破除怅惘之情?
她想到,自己筝弦技艺还没有学成练就,一时还派不上用场;
又想到,在如此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只得抢起枕头,放在花前,姑且来个独占香红,让花朵陪我一夜安眠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 文
玉楼春 文
生查子 文
南乡子 文
蝶恋花 文
御街行 文
年光正似花梢露。
弹指春还暮。
翠眉仙子望归来,倚遍玉城珠树。
岂知别后,好风良月,往事无寻处。
狂情错向红尘住。
忘了瑶台路。
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
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